DB22_T1633-2012_池塘黄颡鱼养殖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ICS65.150
B52
DB22
备案号:35767-2013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22/T1633—2012
池塘黄颡鱼养殖技术规范
The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yellowcatfishculturinginpond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1633—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兆君、李海波、孙闯、杨质楠、满庆利、于大林、薛加忠、刁海生、孙振东。
I
DB22/T1633—2012
池塘黄颡鱼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养殖黄颡鱼的环境条件、鱼苗培育、鱼种培育、成鱼饲养、鱼病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黄颡鱼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08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2
~6000m2为宜,池深2.0m~3.0m,池底淤泥厚度不超过0.2m,池底平坦,
1
DB22/T1633—2012
4.3放养密度
水花放养密度10×104尾/667m2~14×104尾/667m2。
4.4饲养管理
4.4.1前期培育
鱼苗入池后,全池泼洒豆浆。每天泼洒3次,上午、中午、下午各泼洒一次,每天黄豆的用量为3
kg/667m
2
~4kg/667m
4.4.2后期培育
鱼苗规格达到2cm时,开始投喂鱼糜等,每天2次-3次,日投饲率8%~15%。
4.5水质调节
每隔7d~10d加注一次新水,饲养前期水深保持0.5m~0.7m,饲养后期水深保持0.9m~1.1m。
4.6日常管理
每天勤巡池,注意观察水质、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定期检查鱼体生长情况,注意观察鱼体有无患
2
。
病。
池塘面积2000m~8000m,水深1.0m~1.5m,其它条件与4.1相同。
22
5.2放养前的准备
应按SC/T1008的要求执行。
5.3鱼种放养
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0%,粒径0.5mm~1.0mm。
5.4.2饲料质量
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
5.4.3投饲方法
2
DB22/T1633—2012
每天投喂2次~3次,每次投喂量以1h内吃完为宜。
5.5水质调节
每隔7d~10d加注一次新水,饲养前期水深保持0.5m~0.7m,饲养后期水深保持1.2m~1.5m。
5.6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活动、鱼有无发病、水质变化、水位变动。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并做好养殖记录和用药记录。
6成鱼养殖
6.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5000m~10000m为宜,池深2m~3m,其它条件与4.1相同。
22
6.2放养前的准备
应按SC/T1016.1的要求执行。
6.3鱼种放养
6.3.1放养规格
10g/尾~20g/尾
6.3.2放养密度
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38%,加工制成硬颗粒,饲料粒径1.0mm~3.0mm。
6.4.2饲料质量
配合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
6.4.3投饲方法
每天投喂2次,黎明和傍晚投喂。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以鱼1h内吃完为宜。
6.4.4水质调节
饲养期间勤补水,5月至6月,水深保持1.0m~1.5m;7月至9月,水深保持1.5m~2.0m。每隔15
d~20d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水,生石灰用量为15mg/L~20mg/L。发现水质恶化,应及时换水。
勤巡池,观察鱼活动情况、摄食情况和水质变化。定期检查鱼体生长情况,鱼体有无病害。做好养
殖和用药记录,记录投饲量、鱼活动、注排水、摄食和渔药使用情况等。
3
DB22/T1633—2012
7鱼病防治
7.1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7.2鱼种放养前用浓度30g/L~50g/L的NaCl溶液浸洗鱼体消毒,时间为5min~10min。
7.3黄颡鱼具有硬棘,容易相互扎伤,拉网、运输等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