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栽培技术规程》DB14T 793-2025.docx
ICSCCS
65.020.20B0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793—2025代替DB14/T793-2013
大樱桃栽培技术规程
2025-04-16发布2025-07-16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793—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建园 1
5整形修剪 2
6花果管理 3
7土肥水管理 3
8病虫害防治 4
9采收 4
10生产档案 4
DB14/T793—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793—2013《大樱桃栽培技术规程》,与DB14/T793—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年降水量350mm~750mm(见4.1,见2013年版3);
——删除了“4苗木培育”(见2013年版4);
——增加了KGB树形(见5.1.3);
——增加了超声波驱鸟器、驱鸟剂(见6.4);
——删除了疏花和疏果(见2013年版8.3)。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生智、张未仲、吴晓璇、窦彦鑫、田峻屹、孙俊宝、王红宁、梁丕富。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14/T793—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4/T793—2025
1
大樱桃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樱桃栽培建园、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大樱桃露地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14/T1224大樱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建园
园地选址
4.1.1年平均气温8℃~12℃,无霜期140d。冬季绝对低温不低于-25℃,有效积温700℃~1400℃;年日照时数1200h~2800h;年降水量350mm~750mm;土壤pH值6.0~8.0。
4.1.2选择土层深厚,不积水,有灌溉条件的壤土或沙壤土,且周围环境、土壤未被污染。不宜选重茬地及土壤贫瘠的地块。
园地规划
在选定的园地上,对栽植、排灌系统以及作业道路等场地进行统一规划。同时,风沙危害的地方,要营造好防护林。
品种选择与授粉树的配置
适宜山西栽培的主栽品种,每个主栽品种配置2个~3个授粉品种,授粉树比例占20%~30%。
定植
4.4.1栽植方式与密度
行向应采用南北向,乔化砧木的株行距为(3~4)m×(4~5)m,每667m2定植33株~56株;矮化砧木的株行距为(2~3)m×4m,每667m2定植56株~84株。
4.4.2栽植技术
DB14/T793—2025
2
4.4.2.1定植时期
以土壤封冻前的秋季栽培为主,土壤解冻后至树体萌芽前的春季栽种为辅。
4.4.2.2栽植方法
先挖好长、宽、深各0.8m的栽植穴,将有机肥拌匀填进坑里,填入其他土至地面20cm处,灌溉定植坑。将苗子边填边提,使舒展根系,栽植深度以埋住原苗圃土印1cm~2cm为宜。栽后踏实土壤,整好树盘并立即浇透水。
4.4.2.3栽后管理
秋栽苗木,在南部地区缠地膜越冬;在中部地区要求埋土越冬,翌年土壤解冻后,将苗子从土中刨出,扶正苗干,踏实根部土壤,并浇一次透水。春栽苗木,要及时覆盖地膜,做好保墒保温工作。然后根据树形及土壤干旱情况短截定干,定干后再用地膜覆盖树行。
5整形修剪
整形
5.1.1自然开心形
中密度[(3~4)m×(4~5)m]、干性弱、根系较浅的品种可采用自然开心形。自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