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fēi)教诲(huǐ)解剖(pōu)深恶痛疾(wù)
B.瞥见(piē)畸形(qí)胆怯(qiè)筋疲力尽(jīn)
C.禁锢(gù)犀利(xī)侏儒(zhū)广袤无垠(mào)
D.滞留(zhì)愚钝(dùn)轩昂(xuān)藏污纳垢(hòu)
答案:C。详细解析:A选项中“教诲”的“诲”应读“huì”;B选项中“畸形”的“畸”应读“jī”;D选项中“藏污纳垢”的“垢”应读“gòu”。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这些诗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D.《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答案:D。详细解析:《白雪公主》出自《格林童话》,不是《安徒生童话》。
二、填空题
1.曹操《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详细解析:这两句诗描写了海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海岛生机勃勃的状态。
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详细解析:“日出而林霏开”描绘了早晨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的景象;“云归而岩穴暝”描绘了傍晚云雾聚拢,山谷洞穴昏暗的景象,准确地写出了山间朝暮景色的变化。
三、判断题
1.“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正确。详细解析:“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是故意夸大饿的程度,突出了“他”饥饿的状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春》,这两篇文章都是叙事散文。()
答案:错误。详细解析:《背影》是叙事散文,通过回忆父亲为“我”送别的情景,尤其是刻画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而《春》是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解答题
1.请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妙处。
答案:“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不经意间抬头,目光与南山相遇的情景。它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比“望”更能体现出诗人那种不经意、自然而然的状态,更好地传达出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请简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答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扩大阅读量: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作品,如文学名著、报刊杂志等,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和文化知识储备。
指导阅读方法:教授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精读时要深入理解文章的词句含义、结构层次、思想感情等;略读和浏览则可以快速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培养思考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注重阅读技巧训练:如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人物形象等。通过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加强阅读实践: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营造阅读氛围:在班级或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展读书活动、读书分享会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