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原卷版+解析版) .pdf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原卷版)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有定义说,细节是“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
小的组成单位”——我不太认可。在文艺作品中,细节有时会是“最小的”部分,甚
至可能只是一个词。譬如《阿Q正传》中阿Q在发达之后买酒的细节,鲁迅用的只是
一个词,“扔”,把钱扔至桌上,显示豪迈和发达了的粗犷;而在《孔乙己》中同样
有一段孔乙己买酒的细节,鲁迅用的依然是一个词,“排”,表现一种具有紧张感的
谨慎。但还有一部分细节,则是做得细致、紧密,具有回旋感和铺排感,充溢着不断
叠加的细流——它就不能被看作是“最小的组成单位”,而是一个极有感染力量的内
在组织,自身就有某种完整性。细节的“细”和“节”大约都不应忽视,它要求的是
我们在某些重要的节点上,把叙述变成描述和“打量”,细致些,再细致些。
那么,我们在写作一篇小说的时候、在故事中需要一个细节的时候将怎样设计?这个细
节在这里会更多地发挥哪一方向的作用?对小说的呈现能有何种裨益?
随类赋形,依然是设计细节的时候要重点考虑的。我们所设计的细节要与故事发展、
事件环境、人物性格、人物的处世方式和见解紧密相联,要“量体裁衣”,要符合故
事开始前设定的逻辑原则,“接受它的必然后果”。同样是买酒,阿Q的买和孔乙己
的买是不同的,是完全不能混淆的,这里的细节设定是根据人物性格、心理和习惯来
做出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到自鸣钟的那个细节也只能“专属”于她,换给林妹妹、
晴雯、赵姨娘甚至焦大,都是不行的,不合适。林黛玉的葬花一节,那个细节也具有
强烈的“专属”性质,如果我们试着将它换成大观园里另外的姊妹也是不行的,尽管
有些人与她经历、见识大抵接近。
唯适性——细节在一部小说里的一次性使用——也是我们要顾及到的。在谈论小说故
事结构的时候我们也曾特别地谈过,唯适性原则是小说的每一设计中都需要遵守的原
则之一,它保证故事的新颖和独特。
细节之“节”,它需要安排在重要的、关键的节点上,这里的“节”需要重视。之所
以使用细节,就是试图让故事在重要的、关键的点上有所突出,有所凝滞,从而带来
情感的打动和对人物命运的审视。是故,选择在哪些点上做细节、做足细节是我们要
认真考虑的,它很重要。在一篇小说中,一般而言需要设置细节的点应当会有多处,
甚至数十处,上百处(针对于长篇),在将细节做细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仔细掂量,它们
之间的对比和平衡,哪些需要在突出的基础上更突出些,要有强、次强、弱等不同的
用力。我想我们需要知道,平均用力一定是写作的大忌,如果我们将一篇小说中的细
节做得同样壮硕或者同样干萎也是不可取的。
“对小说讲述、故事发展和建立高潮有裨益,对形成情感涡流有裨益,对人物形象塑
造有裨益”,这里的“裨益”性也是我们在细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甚至是第一考
虑——否则我们要细节干嘛?细节,一定是小说值得仔细打量、值得反复思忖和值得
不断回味的重要的点,是其中被线串起的珍珠。好的细节就如同是故事的眼睛。有用,
有效,同时又是“最佳表达”,是小说细节设计的关键所在。一般而言,诸多作家在
细节的有用有效上做得都是不错的,但在“最佳表达”上,则常有匮乏。而它,往往
又是决定这部小说是好作品还是伟大作品的分野之一。如果我们仔细回顾,那些伟大
的经典之作,在细节设计上基本都是做到了有用有效并且是“最佳表达”,一旦换成
另外的细节,它的魅力感和独特性就会有所减损。有许多作家都愿意在他的阅读中,
把某一主题相似、内容相似的细节放在一起比较,我也愿意建立起这样的习惯,也希
望真正有志于写作的朋友们建立这样的习惯。通过比较作家对于细节的把握和其中的
差异,分析差异之间的优势、特点和原因,我们会更加迅速地进入到文学内部,理解
并掌握其中的设计,理解细节设计的多样性、细节的设计与设计的分寸,以及细节之
间的融合性、共通性。
最后,在设计细节时,作家们往往会“综合考虑”:这一细节既要顾及真实感也要符
合人物的性格和故事走向,同时它又具备新奇感,富于象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