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单选)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5s这段时间内()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5m
2.一小物体冲上一个固定的粗糙斜面,经过斜面上A、B两点到达斜面的最高点后返回时,又通过了A、B两点,如图所示,对于物体上滑时由A到B和下滑时由B到A的过程中,其动能的增量的大小分别为ΔEk1和ΔEk2,机械能的增量的大小分别是ΔE1和ΔE2,则以下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ΔEk1ΔEk2ΔE1ΔE2 B.ΔEk1ΔEk2ΔE1ΔE2
C.ΔEk1ΔEk2ΔE1=ΔE2 D.ΔEk1ΔEk2ΔE1=ΔE2
3.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光子能量E等于(h为普朗克常量,c、λ为真空中的光速和波长)()
A.heq\f(c,λ) B.heq\f(ν,c)
C.hλ D.eq\f(h,ν)
4.0×10-7~7.69×10-7m.
A、D选项在此范围之外,应首先排除掉.
根据公式δ=eq\f(nλ,2)(n为整数)可知,n为偶数的地方出现亮条纹,n为奇数的地方出现暗条纹.因此n=4时,出现距中心条纹的第二条亮纹,所以A点到两条缝的光程差
δ=4×eq\f(6×10-7,2)m=12×10-7m
要想出现暗条纹,n需取奇数才行.
当入射光波长为4.8×10-7m时,
12×10-7m=neq\f(4.8×10-7,2)m,n=5为奇数,
所以A点出现暗条纹,B选项正确.
当入射光波长为4.0×10-7m时,
12×10-7m=neq\f(4.0×10-7,2)m,n=6为偶数,
所以A点出现亮条纹,C选项错误.
答案:B
5.(2014·包头模拟)电阻为R的负载接到20V直流电压上消耗的电功率是P;用一个变压器,原线圈接最大值为200V的正弦交流电压,副线圈接电阻R,要使R上消耗的电功率为P/2,则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A.20∶1 B.10eq\r(2)∶1
C.10∶1 D.1∶10
6.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O(不计滑轮的摩擦),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运动到最低点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mg
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没有发生变化
C.若适当增加OA段绳子的长度,物块可能发生运动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水平向右
7.(2014·淮安模拟)19世纪法国学者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他认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实际上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绕核运动形成的),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图8-1-16中将分子电流(图8-1-15中箭头表示电子运动方向)等效为小磁体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图8-1-15
图8-1-16
8.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如图所示.(已知cos53°=0.6,sin53°=0.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eq\f(3,5)mg
B.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eq\f(3,5)mg
C.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g
D.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eq\f(5,3)g
9.(单选)如图所示是速度传感器记录下的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对该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到,物体的位移逐渐减小
B.物体在前的位移接近于
C.加速度逐渐变小,位移逐渐变大
D.若以竖直向上为速度正方向,则处于超重
10.(单选)某同学为了验证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芯的线圈L(线圈的自感系数很大,构成线圈导线的电阻可以忽略)、两个相同的小灯泡A和B、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经检查,各元件和导线均是完好的,检查电路无误后,开始进行实验操作。他可能观察到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