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解析版)(1).docx
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故答案为:
幼稚含糊徘徊恐惧依偎明媚清脆
2.【答案】B
【解答】A.有误,“掺和”的“掺”应读“chān”。
B.正确。
C.有误,“间断”的“间”应读“jiàn”,不连接,意思为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量词;一会儿。
D.有误,“榛子”的“榛”应读“zhēn”。
故选:B。
3.【答案】C
【解答】A.有误,原形容事情如意,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B.有误。“弗”的意思是“不”。
C.正确,奋勇向前。
D.有误。及:达到。
故选:C。
4.【答案】B
【解答】A.有误,去掉“使”。
B.正确。
C.有误,去掉“左右”。
D.有误,去掉“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故选:B。
5.【答案】A
【解答】A.与其它三个不同,并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B.句子运用夸张的手法。
C.句子运用夸张的手法。
D.句子运用夸张的手法。
B、C、D相同。
故选:A。
6.【答案】D
【解答】A.句意:“穷则变,变则通,就应该发生变化,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
B.句意:“苟日新,日日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
C.句意:“青,取之于蓝,是从蓝草里提取的。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
D.句意:“苟利于民,不必法古,不必循旧”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
故选:D。
7.【答案】B
【解答】A.“常将有日思无日,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
B.“莫道君行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C.“书到用时方恨少,才懊悔书读得太少。
D.“路遥知马力,时间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结合情境可知,用来鼓励一个人做事要积极主动,更有早行人。
故选:B。
8.【答案】C
【解答】A、B、D正确,
C.法官撒切尔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
故选:C。
9.【答案】D
【解答】结合对名言警句的作用的理解可知,“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使表达的观点更具说服力、B、C表述错误。
故选:D。
10.【答案】D
【解答】A.有误。
B.有误。
C.有误。
D.正确。
故选:D。
11.【答案】(1)豆角儿在风中扭动着腰。
(2)观众们看着表演。
(3)没有当年作文本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4)拿到试卷,看着试卷上那红红的100分,感觉真是漂亮。同桌的大牙也变得可爱了。
【解答】(1)考查了句子仿写。例句“红外套”是赋予了花生仁人的特点。仿写句子时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
(2)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六一儿童节那天、孩子们的精彩”。
(3)考查了改为陈述句。把“会”改为“不会”,问号改为句号。
(4)考查了情景写话。以“拿到试卷”为情境,注意描写。
故答案为:
(1)豆角儿在风中扭动着腰。
(2)观众们看着表演。
(3)没有当年作文本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4)拿到试卷,看着试卷上那红红的100分。同桌的大牙也变得可爱了。
12.【答案】(1)春风又绿江南岸润物细无声一枝红杏出墙来草色遥看近却无盈盈一水间今夜月明人尽望何当金络脑任尔东西南北风;
(2)微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少壮不努力一字值千金。
【解答】(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脉脉不得语”出自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被初阳蒸融了?”这句话选自课文《匆匆》,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一字值千金”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一字千金。
故答案为:
(1)春风又绿江南岸润物细无声草色遥看近却无今夜月明人尽望任尔东西南北风;
(2)微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一字值千金。
五、综合性学习。(3分)
13.【答案】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主人公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面对严酷的环境,鲁滨逊很快克服了悲观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所掌握的知识,克服重重困难,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终于获救回到英国。主人公鲁滨逊顽强生存、积极乐观、冷静理性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解答】选择自己熟悉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即可。如,推荐书名:《鲁滨逊漂流记》推荐理由:《鲁滨逊漂流记》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