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二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全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二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解答题
1.(1分)敏敏用尺子画线段时,从刻度“2”画到刻度“7”,她画的这条线段长厘米。
2.(3分)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棵树高6
(2)故事书宽15
(3)一节课40
3.(2分)根据如图列乘法算式:口诀:
4.(2分)比27多6的数是;
一个乘数是9,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
5.(6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1米99厘米
100分2时
7
6.(2分)用不同的数字写出两道得数是12的乘法算式是和。
7.(6分)横线里最大能填几?
8.(2分)如图,聪聪正跟好朋友打电话,约好10分钟后在图书馆见面,打电话的时间是,见面的时间是。
二、判断。
9.(1分)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判断对错)
10.(1分)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判断对错)
11.(1分)笔算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并从个位减起。(判断对错)
12.(1分)。(判断对错)
13.(1分)小刚、小贝和小乐坐成一排合影,一共有6种坐法。(判断对错)
三、选择。
14.(2分)下面可以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是
A.时 B.角 C.米
15.(2分)图中有个直角.
A.1 B.2 C.3
16.(2分)下面是用两个三角尺拼成的角,拼成锐角的是
A. B.
C.
17.(2分)晨晨有26朵小红花,凡凡比晨晨少12朵,莹莹有31朵小红花。用算式“”解决的问题是
A.凡凡有多少朵 B.莹莹有多少朵
C.晨晨和凡凡一共有多少朵
18.(2分)从5、8、10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求和,得数有种可能。
A.1 B.6 C.3
四、计算
19.(20分)直接写得数。
20.(9分)列竖式计算。
五、实践操作。
21.(2分)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2.(2分)画一个直角。
23.(2分)请在右边圈出童童读书的时间。
24.(4分)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
25.(4分)张伯伯给树苗浇水,浇了7排,每排9棵。王伯伯给树苗浇水,浇了9棵苹果树苗,7棵梨树苗。张伯伯和王伯伯各浇了多少棵树苗?
26.(4分)一本94页的书,小军用了三天看完。第一天看了29页,第二天看了31页。那么,小军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27.(5分)二(1)班和二(2)班组成了“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团,二(1)班参加合唱团的有26人,二(2)班比二(1)班多参加14人。二(2)班参加合唱团的有多少人?“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8.(4分)二三班参加舞蹈表演的学生有22人。二三班剩下的学生坐在台下当观众,每排坐7人,坐了4排。二三班一共有多少人?
29.(5分)二(4)班有20名男生,19名女生,大家想一起做游戏。他们能排成下面队形吗?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二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
1.【答案】5。
【分析】取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据此计算解答。
【解答】解:(厘米)
答:线段的长是5厘米。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的能力。
2.【答案】(1)米;(2)厘米;(3)分钟。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解答】解:
(1)一棵树高6米
(2)故事书宽15厘米
(3)一节课40分钟
故答案为:米;厘米;分钟。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3.【答案】元,四六二十四。
【分析】求4个6元是多少,用,再根据乘法口诀求解。
【解答】解:根据如图列乘法算式:(元口诀:四六二十四。
故答案为:(元,四六二十四。
【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是关键。
4.【答案】33,54。
【分析】求比27多6的数是多少,用进行计算;根据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积,代入数值即可求解。
【解答】解:
答:比27多6的数是33,积是54。
故答案为:33,5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100以内加法和表内除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进行计算;明确乘数和积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
【分析】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大小即可;含有算式的大小比较,可以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单位不统一时,先化成相同单位,再比较大小。
【解答】解:
1米厘米
100分时
故答案为:、、、、、。
【点评】这道题解题的关键是要会正确地进行大小比较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