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版高中物理 第四章 电磁感应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选修3-2.docx
2024-2025版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实录新人教版选修3-2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4-2025版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实录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20日星期五第三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在进入物理选修课程之前,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在知识层面,学生对电路、磁场等概念有一定了解,但电磁感应这一章节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
学生层次上,班级内学生整体基础良好,但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较快地理解和应用新知识;而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时较为吃力,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引导。
在能力方面,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规律等方面能力有所欠缺。他们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素质方面,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合作方面表现不一。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而部分学生则较为内向,需要教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行为习惯上,学生在课堂上通常能够保持较好的纪律,但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马虎、不规范操作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包括线圈、磁铁、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等)、电源、导线、开关等实验器材。
2.课程平台: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3.信息化资源:电磁感应现象的视频资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动画演示。
4.教学手段:实物模型、板书、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磁场和电流的基础知识,今天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章节——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深刻联系。今天,我们将探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
(学生)好的,老师,我们准备好了。
二、新课导入
(教师)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电磁感应现象。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在导体周围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学生)哦,明白了,老师。那法拉第是如何发现这个现象的呢?
(教师)确实,法拉第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现在,我们将通过一个简短的实验视频来了解一下法拉第的实验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
(学生)视频看完了,老师。法拉第是通过改变磁场线圈的匝数来观察电流的产生。
(教师)很好,同学们。法拉第的实验揭示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探究
(教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一个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在导体周围发生变化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的变化率成正比。
(学生)老师,那如何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呢?
(教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E=-nΔΦ/Δt,其中E是感应电动势,n是线圈的匝数,ΔΦ是磁通量的变化,Δt是变化所需的时间。
(教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定律。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包括线圈、磁铁、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等。
(学生)明白了,老师。我们怎么操作这个实验呢?
(教师)首先,将线圈和磁铁固定在实验台上。然后,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大小,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接着,移动磁铁或改变线圈的位置,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学生)那我们如何测量磁通量的变化呢?
(教师)可以通过计算线圈在磁场中穿过的磁通量来测量。磁通量Φ等于磁感应强度B乘以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
(教师)现在,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记录下不同情况下的电流表读数和磁通量变化。
四、实验分析
(教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1)我们组在改变电流大小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了。
(学生2)我们组在移动磁铁时,电流表的指针也有明显的偏转。
(教师)很好,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当磁场变化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表明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这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相吻合。
(教师)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磁铁的移动速度、线圈的匝数等因素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学生3)老师,我们认为,磁铁移动速度越快,感应电动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