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暑假自学课 10 中华民国的创建(解析版).pdf

发布:2025-04-25约1.1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暑假自学课10中华民国的创建

1.了解中华民国建立以及对内对、外政策;

2.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

3.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重点: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难点: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的认识;理解辛亥革命的结果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2、成立概况

(1)时间:1912年1月1日

(2)国旗:五色旗(红黄蓝白黑,汉满蒙回藏)

(3)国都:南京

(4)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5)其他: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选举产

生参议员。

(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

3、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4、巩固措施

(1)政治方面: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禁止买卖人口、贩卖

童工。

(2)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3)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

(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

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等。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背景:①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②资产阶级软弱妥协;③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2、窃取过程

第一步:袁世凯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溥仪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第二步:袁通电赞成共和,2月13日孙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第三步: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第四步: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第五步:4月,孙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基本概况

目的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

颁布时间1912年3月

颁布机构参议院

主要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责任内阁。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意义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2、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进步性: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

深入人心。(这是它最大的历史功绩。)

(3)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

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4)经验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为什么?)

成功:(1)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2)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失败:(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考点一:中华民国的创建

例1.蔡元培先生书写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纪念的是()

A.梁启超B.孙中山C.陈独秀D.刘少奇

[知识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中华民国的创建

[答案]B

[详解]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谋求“民生幸福“民主自由”他提出了三民

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

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后来为了领导国民革命,建立黄埔军校,促成了国共

第一次合作。据“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

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挽联是写给孙中山的,B项正确;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领导者,这与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不符,排除A项;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材料所述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指的是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建立了中华民国,不是指刘少奇,排除D项。

故选B项。

考点二: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例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终结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

A.分封制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