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675-2018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docx
ICS65.020.01B4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675—2018代替DB51/T675—2007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2018-04-18发布2018-05-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T675—2018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品种的选择 2
5土地选择及整地 2
6种子处理 2
7播种 3
8田间管理 3
9病虫害防治 4
10收获 4
II
DB51/T675—2018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于2007年03月17日发布,2017年10月第一次修订。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DB51/T675-2007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负责起草,达州市饲草饲料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明军、严东海、何光武、李杰、李元华、蒋旭东、张瑞珍、姚明久、赵磊。
1
DB51/T675—2018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青贮玉米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土地选择及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规范。
本规程适用于青贮玉米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6142-2008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T25882-2010青贮玉米品质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青贮玉米Silagemaize
将新鲜的整株玉米植株收获切碎存放到青贮窖或打包中(即进行青贮),经发酵工艺制成青贮饲料饲喂牲畜的饲用型玉米的总称。
3.2
青贮玉米产量Silagemaizeyield
在乳熟后期至蜡熟初期,全株带苞齐地面刈割的产量。3.3
乳熟期milkstage
玉米灌浆刚结束的时期,一般在开花授粉后15d~25d。此时,植株茎叶中的养分大量转运至籽粒,并转化积累成干物质,胚乳细胞的绿色汁液转为白色乳汁。
3.4
蜡熟期doughstage
禾谷类作物种子成熟过程中继乳熟期后的一个时期。籽粒脱水,胚乳凝缩呈蜡状。
3.5
持绿性Stay-greentrait
2
DB51/T675—2018
生理成熟时青贮玉米相应的叶片没明显失绿的一种特性。
4品种的选择
4.1常规播种
根据生态适应性原则,选择适应种植区气候条件,耐密植、株型紧凑、抗倒伏、植株高大、持绿性好,并能获得高产、高青贮品质的国家或省级审定品种。选择时可参照GB/T25882-2010。
4.2两季播种
拟种植两季青贮玉米的地区应尽量选择早熟抗寒品种。
5土地选择及整地
5.1土地选择
选择耕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排水良好、交通方便的地块。5.2整地
5.2.1除杂
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5.2.2翻耕
耕翻深度15cm~25cm为宜,耕后耙平,要求土块细碎、地面平整。5.2.3免耕
在土壤水肥条件较好、土质较为松软的田地上,前茬收获后,对地面的残茬处理完后,可进行免耕播种。两季播种后茬以免耕为宜。
5.2.4基肥
在耕作前应施基肥。基肥多为人畜粪尿、沼液等,农家肥用量为45000kg/hm2~60000kg/hm2,或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而定。如无农家肥可施复合肥(N-P-K:15%-15%-15%)375kg/hm2~450kg/hm2。两季播种地区基肥要适当多施农家肥。
6种子处理
6.1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6142-2008的规定,应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6.2晒种
在播种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晒坝上,连续晒2d~3d,并注意翻动,使种子晒均匀。以提高出苗率。
3
DB51/T675—2018
6.3浸种
在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h或用温水55℃~57℃浸种4h~6h,以提早出苗。
7播种
7.1时间
7.1.1常规播种
当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12℃即可播种。如和多花黑麦草或燕麦轮作,应在前茬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