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清版)DB34∕T 1417-2024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5-17约2.9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202.20CCSB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417—2024代替DB34/T1417-2011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silagecorncultivation

2024-09-14发布2024-10-1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1417—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了DB34/T1417-2011《饲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与DB34/T1417-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3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1版的3);

b)更改了“4产地选择”(见第4章,2011版的4);

c)删除了“5生产方式”(见第5章,2011版的5);

d)更改了“6土壤条件”(见第6章,2011版的6);

e)更改了“7.1品种选择”(见第7.1,2011版的7.1);

f)更改了“7.5基肥”(见第7.5,2011版的7.5);

g)更改了“7.6整地”(见第7.6,2011版的7.6);

h)更改了“8.1播期”(见第8.1,2011版的8.1);

i)更改了“8.3播种密度”(见第8.3,2011版的8.3);

j)更改了“9.3追肥”(见第9.3,2011版的9.3);

k)更改了“9.5病虫害防治”(见第9.5,2011版的9.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绿墅牧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淮南市大通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肥荃银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召荣、董萧、李笑笑、黄婷、王鹤鹃、车钊、吴巩、宋贺、丁贤华、王祥、梁爽、江晴、谈应权、王军、王俊、金文俊、郭大伟、汪和廷。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DB34/T1417-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4/T1417—2024

1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青贮玉米产地选择、土壤条件、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刈割等技术。本文件适用于青贮玉米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行业标准

NY/T3260黄淮海夏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青贮玉米Silagecorn

青贮玉米是将蜡熟期带穗的地上部分绿色植株切碎后,在密闭无氧环境下,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制成青贮饲料的玉米。

4产地选择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GB3095、GB5084、GB15618的规定。

基地选择

生产基地应选择交通条件好,方便运输,在奶牛、肉牛、羊等草食家畜规模养殖场的周边;地块地势平坦,排灌良好。

5土壤条件

适宜在耕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种植。

2

DB34/T1417—2024

6品种选择

选用国家或者省级审定,符合安徽省生产条件和需求的,具有成熟期适宜、生物产量高、干物质含量高、果穗大而多、持绿性好、不早衰、耐密抗倒、抗病抗逆、适应性广的优质专用型或通用型玉米品种。春玉米选用生育期大于130d的品种,夏玉米选用生育期110d~120d的品种。

7播前准备

7.1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7.2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一般应选用包衣种子,对未包衣的种子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处理方法及条件符合GB/T15671的规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