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C-V2X 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关键技术与应用.docx

发布:2025-04-25约1.07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引言

车联网(V2X)无线通信技术是实现车辆与周围的车、人、交通基础设施和云(平台)等全方位连接和信息通信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而蜂窝车联网(cellularvehicle-to-everything,C-V2X)则是由我国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的一种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它融合了蜂窝移动通信和直连通信两种模式,包括基于4GLTE的LTE-V2X和基于5G新空口(newradio,NR)的NR-V2X两个发展阶段。

C-V2X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支撑,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将基于C-V2X的自动驾驶方案上升为自动驾驶的另一条技术路线,即车路协同自动驾驶(vehicleinfrastructurecooperativeautonomousdriving,VICAD)。基于C-V2X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如图1所示,VICAD的核心是通过C-V2X,将“人-车-路-云”交通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车与车(V2V)、车与道路(V2I,主要指道路各类系统和设备设施,如感知设施、气象检测器、状态监测设备、交通诱导与控制设施等)、车与云(V2N,包括地图平台、交管平台、出行服务平台等)和车与人(V2P)等的全方位协同配合(如协同感知、协同决策规划、协同控制等),从而满足不同等级自动驾驶车辆应用需求(如驾驶辅助、辅助驾驶或高等级自动驾驶),实现自动驾驶单车最优化和交通全局最优化发展目标。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与VICAD相关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应用。美国2004年就启动了车路集成(vehicle-infrastructureintegration,VII)系统研究计划,并连续发布了《自动驾驶车辆综合计划》(AutomatedVehiclesComprehensivePlan)、《智能交通系统战略计划》(ITSStrategicPlan)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并主导了智能驾驶(IntelliDrive)项目、网联自动驾驶(ConnectedVehiclePilot)项目、协同式驾驶出行应用(CooperativeAutomationResearchMobilityApplications,CARMA)研究项目等一系列研究和验证示范项目;欧洲也在ITS-G5、4G/5G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布了《网联自动驾驶路线图》(ConnectedAutomatedDrivingRoadmap)、《合作智能交通系统和服务》(Cooperative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sandServices)、《互联、合作和自动移动》(Cooperative,ConnectedandAutomatedMobility,CCAM)等顶层设计规划,并在欧洲地平线计划(HorizonEurope)总体框架下,主导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测试和建设部署项目,如eSafety、CVIS、DriveC2X、CAR2CAR和C-ROADS等;日本早在2006年就启动了下一代“Smartway计划”,通过整合ITS的各种功能,建立全国性的车载集成平台,为车辆提供ETC、DSSS、ASV等服务,2017年9月,日本东京发布最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都市营造的宏伟设计—东京2040》,推进“新东京”实现3个愿景:“安全城市”“多彩城市”和“智慧城市”。

中国积极推动VICAD技术和产业发展,从顶层设计、战略布局、行业应用等层面进行系统性推进,目前总体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技术路线与政策体系方面,“单车智能+网联赋能”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已成为广泛共识,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加强顶层规范设计,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为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政府部门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优势,发布了积极推进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意见和发展计划,大力发展车路协同技术,推动产业应用。在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先后批准建设了江苏(无锡)、天津(西青)、湖南(长沙)、重庆(两江新区)等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也大力支持开展车联网示范区建设和“双智”试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加快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规模建设部署,IMT-2020(5G)推进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等组织也先后开展了C-V2X“三跨”“四跨”“新四跨”系列大规模先导应用示范活动,逐步推动VICAD从封闭开发走向互联互通和大规模应用。

然而,VI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