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 .pdf

发布:2025-04-23约9.41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

一、概念

1.身体约束physicalrestraint

使用关用具或设备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限制其身体或身体

某部位自由活动和(或)触及自己身体的某部位。

2.最小化约束minimizingrestraint

最小范围或最短时间地限制患者身体或身体某部位的自由活动。

3.约束替代restraintalternative

可用于代替约束用具、减少身体约束的干预措施,如环境改变、巡视、

倾听、陪伴等。

4.约束用具restraintdevice

用于限制患者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自由活动的工具,如各种类型的约束

带、约束手套、约束衣裤等。

二、基本要求

1.应遵循最小化约束原则,当约束替代措施无效时实施约束。

2.应遵循患者有利原则,保护患者隐私及安全,对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3.约束过程中应动态评估,医护患三方应及时沟通,调整约束决策。

三、约束评估

1应.评估患者是否需要约束(见附录A)

2.应告知患者或监护人或委托人约束的关内容,共同决策并签

署知情同意书。紧急情况下,可先实施约束,再行告知。

3应.根据评估结果和医嘱,选择约束方式和用具(见附录B)o

四、约束实施

1.约束时应执行医嘱及查对制度,并进行身份识别。

2.约束用具的使用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3.保持约束肢体的功能位及一定活动度,约束用具松紧度以能容纳

1-2横指为宜,约束部位应给予皮肤保护。

4.约束用具应固定在患者不可及处,不应固定于可移动物体上。

5.约束中宜使用床档,病床制动并降至最低位。

6.应动态观察患者约束松紧度、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局部血

运等情况。一旦出现并发症,及时通知医师。

7.记录约束的原因、部位、用具、执行时间、实施者等。

五、约束解除

1.约束解除指征

a)患者意识清楚,情绪稳定,精神或定向力恢复正常,可配合治疗

及护理,无攻击、拔管行为或倾向;

b)患者深度镇静状态、昏迷、肌无力;

c)支持生命的治疗/设备已终止;

d)可使用约束替代措施。

2.如多部位约束,宜根据患者情况逐一解除并记录。

3.解除约束时应执行医嘱及查对制度,并进行身份识别。一次性约束

用具使用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重复使用的约束用具使用后应按产品

说明书处理,并符合WS/T367要求。

六、保护性约束、隔离制度

1.实施的指征:患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危害自身、或他人安全、

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实施约

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是指如

解释、劝说、安抚、警示等使用后无效的情形。

2.实施前,医务人员应做好患方的关解释工作,对患者做出评

估,开具医嘱。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立即采取保护性约束、隔离措施,

事毕及时据实补开医嘱。

3.实施保护性约束、隔离措施时,医务人员应按应的规范进行

操作。

4.被保护性约束的患者与其他患者应分开安置并做好生活护理、

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隐私,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预防意外情况

的发生。

5.当实施保护性约束、隔离的指征消失时,医务人员应在及时做

出再次评估后开具医嘱予以解除。

6.医务人员应将采用保护性、隔离措施的评估、实施、观察等内

容如实记录在病历资料中,并如实告知患者的监护人。

7.禁止利用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惩罚精神障碍患者,也

不得为了方便工作而滥用。

七、精神科保护室管理制度

1被.保护性约束的患者与其他患者应分开安置,设保护室,隔离

锁门管理,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保.护室内设施、物品,应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班班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3.保护室内同时隔离两名及以上约束患者时,必须保持安全床距,持

续约束的患者,如需下床活动,应专人看护,远离其他患者。

4.定时通风,保持室内整洁,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八、被约束患者护理常规

1.按医嘱规范执行保护性约束操作技术,被保护性约束患者应隔

离安置在保护室(或重点室)内,约束体位正确、松紧适宜,建立保

护性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