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七 我当校园小导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辽师大版.docx
《主题七我当校园小导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辽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主题七我当校园小导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辽师大版。本章节以校园为背景,通过模拟导游角色,培养学生对学校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本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通过校园导游活动,提升学生对学校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2.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使学生能够从校园文化中感受到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
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导游解说,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四年级学生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中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校园地理知识、历史人物和事件,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校园环境充满好奇,对角色扮演活动兴趣浓厚。他们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能够通过实地参观和小组讨论学习新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独立思考,而另一些则更适应团队合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在导游解说时遇到语言表达障碍,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练习机会。此外,团队协作中可能出现意见分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组织校园参观路线时可能面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教师合理规划活动内容和流程。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主题七我当校园小导游》的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校园地图、历史图片、校园建筑介绍等图片和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准备校园导游手册、录音设备等,用于学生模拟导游和解说。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校园景观模型或图片墙,营造校园导游氛围。
五、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提问“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你们是如何向他人介绍这些地方的?”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展示校园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要向校外的人介绍我们的校园,你们觉得应该从哪里开始介绍呢?”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当校园小导游》。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1)讲解校园历史与文化:教师简要介绍校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文化传承,帮助学生建立对校园文化的初步认识。
(2)介绍导游技巧:教师讲解导游的基本技巧,如语言表达、声音控制、肢体语言等,为学生模拟导游奠定基础。
(3)讲解校园景点: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介绍校园内的主要景点,如图书馆、教学楼、操场等,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地理环境。
用时:10分钟
3.实践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校园景点,讨论如何向游客介绍该景点。
(2)模拟导游:每组派代表进行模拟导游,其他学生担任游客,对导游的表现进行评价。
(3)角色互换:让其他学生担任导游,再次进行模拟导游,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用时:1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1)景点介绍:举例回答:小组讨论如何介绍图书馆的历史背景、藏书量、地理位置等。
(2)导游技巧:举例回答:小组讨论如何运用声音控制、肢体语言等技巧,使导游更加生动有趣。
(3)团队合作:举例回答:小组讨论如何分工合作,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在模拟导游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校园历史与文化、导游技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具体分析和举例,如如何运用导游技巧、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等。
(1)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模拟导游过程中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2)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导游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提出建议:教师针对学生在模拟导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导游水平。
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空间认知能力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熟悉校园的地理环境,了解校园内的主要景点和建筑分布,提升了对学校地理空间的认知能力。
2.文化理解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校园的历史和文化,还能够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导游解说中,增强了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力。
3.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在模拟导游的实践活动中,需要运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进行解说,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