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396.9-2017_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第9部分: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_吉林省.docx
ICS11.020
DB22
C0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96.9—2017
代替DB22/T396-2014
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
第9部分: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
验
Toxicologicalevaluationproceduresandtestmethodsforhealthcareproducts
Part9:Chromosomeaberrationtestofculturedmammaliancells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396.9—2017
前言
DB22/T396《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拟分为如下部分:
——第1部分:评价程序;
——第2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第3部分:长期经皮毒性试验;
——第4部分:皮肤刺激性试验;
——第5部分: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第6部分: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第7部分:啮齿动物微核试验;
——第8部分: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第9部分: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第10部分:致畸试验;
——第11部分:致癌试验;
——第12部分:人体皮肤斑贴试验。
本部分为DB22/T396-2017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22/T396-2014《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与DB22/T396-2014相比,
结构做了较大调整。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警示;
本部分由吉林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孟令仪、宋昕恬、张晶莹、吴晓刚、孙兰、隋自洁、高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2/T396-2004;
——DB22/T396-2014。
I
DB22/T396.9—2017
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第9部分:哺乳动物培养细胞
染色体畸变试验
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健用品毒理学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保健用品毒理学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验方法。
2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2.1
细胞
哺乳动物原代或传代培养细胞。建议首选中国仓鼠肺细胞(CHL)。
2.2剂量
至少用三种不同剂量进行测试。一般以5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ID50)为测试的最高剂量。为此,
在测试之前,应测定受试物对培养细胞ID50,以受试物作用24h为准。对于无细胞毒性的化合物,最高
应用诱导剂处理后的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S9),进行体外代谢活化试验,即在加S9mix和不加S9mix
平行的条件下测试。
受试物和细胞需接触适当时间后进行观察。非活化一般在接触24h和48h后收获细胞,代谢活化作
用6h以上。
a)空白对照:即受试物浓度为0的对照;
b)溶剂对照:生理盐水或受试物的溶剂对照;
1
DB22/T396.9—2017
用0.25%胰蛋白酶溶液消化细胞,待细胞脱落后,加入含10%胎牛或小牛血清的培养液终止胰蛋白酶
的作用,混匀,放入离心管以800r/min~1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
2.6.2低渗
加入0.075mol/L氯化钾溶液2ml,用滴管将细胞轻轻地混匀,放入37℃细胞培养箱中低渗处理30
min~40min。
2.6.3固定
加入2ml固定液,混匀后固定5min,以800r/min~1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
重复一次,弃去上清液。
2.6.4
滴片
加入数滴新鲜固定液,混匀。用混悬液滴片,自然干燥。玻片使用前用冰水浸泡。
2.6.5
染色
5%~10%姬姆萨染色,15min~20min。
2.7镜检
每种浓度至少观察100个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2n+2)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在油镜下
观察染色体畸变数和畸变类型,在分析时应记录每一观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按受试物不同浓度、对照,
以及不同作用时间,列表表示,对于畸变细胞还应记录显微镜视野的坐标位置及畸变类型。
2.8.2受试物在任何一个剂量条件下,引起的染色体机构畸变数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并有可重复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