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的临终关怀.pptx
肿瘤病人的临终关怀
前言“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临终关怀是以“尊重生命,关怀生命”为前提,让每一个走到生命晚期的人都能得到关爱和帮助,无痛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其本质是对无望救治的病人的临终照护。它不以延长病人生存时间为目的,而是以提高病人临终生命质量为宗旨;对临终病人采取生活照顾、心理疏导、姑息治疗、护理关怀,着重于病人的疼痛控制,缓解病人的痛苦,消除病人及家属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
目录一、临终关怀的概念1三、临终病人生理上的痛苦及护理3二、临终关怀的发展史2四、临终病人心理、精神上的痛苦及护理4五、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关怀5
“临终护理”(hospicecare)一词源于英文,也称“临终关怀”,指护理人员在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下,通过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综合性服务,减轻临终病人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维护其尊严,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安宁、平静地度过人生的阶段,并为其家属提供心理精神的支持。现代人不但要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且高质量的死也渐受重视,这就是所谓的临终护理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病人生理心理支持家属提供综合性服务高质量死精神支持
临终关怀的发展1967年,在英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Hospice,此后临终关怀服务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1988年7月,我国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同年10月,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台湾在1990年2月在马偕医院成立安宁病房1992年,北京成立松堂医院从事临终关怀服务
组织形式专门的机构: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居家照料理念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尊重临终患者的尊严和权利注重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和理念
三、临终病人生理上的痛苦及护理生理上的痛苦疼痛疲乏衰弱窒息感濒死感
病人的疼痛:急性疼痛(重度伤害:如重要脏器破裂、重度烧伤、重型颅脑外伤等)——止痛要跟病情观察相结合。慢性疼痛:最常见的是癌性疼痛控制疼痛(一)、
控制癌性疼痛药物止痛法:药物治疗时应采取“三阶梯止痛”;近年卫生部推进的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使癌痛控制力度得到大范围的推进,癌症晚期病人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自2011年以来,根据卫生部通知精神,我院肿瘤科积极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
2013年11月7日迎评01肿瘤科2013年11月顺利通过了02“癌痛规范化病房示范病房”评审,03区的仅7家医院通过本次评审04我院肿瘤科052013年3月12日06启动
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要求癌痛治疗有效率≥75%。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评估,动态评估率≥90%癌痛患者规范化诊疗率≥80%什么是规范化诊疗?如何提高规范化诊疗率?
肿瘤科癌痛护理的流程cd05e
无痛最痛1234567890100为无痛,1-3为轻度痛,4-6为中度痛,7-10为重度痛另一面标有10个刻度,背向病人,护士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与线左端的距离为该患者的疼痛分数。视觉模拟法(VAS)
面部表情分级评分(Faceratingscale,FRS)01“很高兴,一点不疼”。02“有一丁点儿疼”。03“有多一点儿疼”。04“疼痛更多”。05“整个都疼”。06“要多疼有多疼”。
三阶梯镇痛方案及原则 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弱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辅助药物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辅助药物轻度中度重度基本原则:1、口服给药;2、按阶梯给药;3、按时给药;4、个体化;5、注意具体细节
2、其他止痛方法:①化疗止痛。②放疗止痛,对骨转移导致疼痛效果最佳;肿瘤骨转移,因其止痛作用起效快而持久,能提高生活质量,故被作为首选姑息疗法。同时,放疗对孤立性转移灶有治疗作用,可能控制病灶扩散,延长生存时间。3、心理干预止痛法。③针炙止痛、按摩、针刺疗法④转移或分散病人注意力,暗示等方法;⑤音乐疗法。
疲乏已经成为困扰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癌因性疲乏(CRF)对肿瘤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疲乏症状的有效管理,可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疲乏、衰弱(二)
0102NCCN指南中将疲乏列为肿瘤患者的第六大生命体征,建议将疲乏作为肿瘤患者的常规评估和管理项目之一,疲乏评分1-3分,教育患者疲乏的知识,并定期随访;中重度(4-6,7-10)时,评估CRF促进因素的存在,如睡眠问题、情绪抑郁、疼痛、贫血、营养问题、活动水平改变、其它心肺肾肝脏功能等。给予相应的干预。
非药物性的癌因性疲乏干预:01制订活动计划,兼顾患者功能状态的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