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与监理课件:进局电缆的敷设.pptx

发布:2025-04-22约1.5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进局电缆的敷设

1电缆进局方式

2电缆在地下进线室的排列和上线

3.8用户引入线与引入设备;1电缆进局方式

由于市内通信电缆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话局的终局容量高达几万门到10万门。电缆进局一般采用组合管道或隧道。

1.组合管道

由各种不同管径的电缆管道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管道群就称为组合管道,它是根据不同的电缆外径选择一定比例的不同管径的管道组合而成。

一般来说,需要有50%以上内径为108~110mm的管孔,局所容量较大时,应增加到70%~80%,用来穿放大对数、小线径的用户全塑电缆,电缆对数一般为2400对,也可达4000~6000对。大约需求30%~40%内径为100mm的管孔,局所容量较大时可减少到15%左右,用来穿放一般电缆。根据实际需要应有少量的(?30~?60)mm的管孔,供穿放光缆及专用电缆之用。

2.隧道

在出局人孔到地下电缆进线室之间修筑隧道是进局电缆较为理想的一种方式,在隧道两侧的墙壁上安装上多层铁架,可使电缆方便而有序的敷设。;2电缆在地下进线室的排列和上线

电缆由管孔或隧道进入电缆室后,其走向、排列和在电缆铁架托板上的位置应按设计处理。一般来讲,电缆上线铁架应附装在电缆室一侧的墙壁上,并与上线预留孔和管孔相对应,这样可以达到电缆敷设上的便利,而且符合标准。进局电缆在电缆进线室内应排列整齐,不得有重叠和交错现象,每条进局电缆所占用的壁孔应有与之相对应的电缆托板位置。电缆垂直上线时,应用塑料卡条固定在上线铁架上。电缆末端应封好端帽,以防潮气浸入。;3.8用户引入线与引入设备

从电缆分线设备到用户话机的这一段线路叫用户引入线。用户引入线分为两部分,即分线设备下线和用户室外皮线。分线设备下线是指从分线设备接线柱起经分线设备出口到用户室外皮线的第一终端支持物。由分线设备下线终端第一支持物至用户保安器外线端称为用户室外皮线。作为用户引入线,一般选用小对数电缆或用户皮线。而电缆一般采用自承式同心型全塑电缆,用户皮线则多用平行塑料护套线。用户引入线全长应在100m以下(有杆档皮线者除外),自电杆至墙壁第一支持物应小于40m。自墙壁第一支持物至用户保安器外线端应小于60m。

皮线的导线应连接在分线设备接线柱螺母的两垫片之间并绕接线柱一周,皮线绝缘物应紧靠垫片边缘,最大间隙应小于2.5mm。;分线设备内的皮线走向应整齐、合理、连接良好,皮线出分线设备口应有余线、弯曲部分。如图3—92所示。;用户引入设备有绝缘子(多沟、鼓形、小号、双重绝缘子等)、插墙担、L型卡担、地线装置、用户保安器等。在电杆上装设绝缘子的方位应装在线路有下线的一侧,线路两侧均有用户时,应在电杆两侧分别装设,如图3—93所示。;皮线在各种情况下的绑扎方法如图3—94所示。;皮线在多沟绝缘子上做终端的绑扎方法如图3—95所示。;用户引入线在跨越里弄胡同或街道时,其最低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4.5m。用户引入线由室外引入室内的穿线孔,室内应比室外略高10~20mm。皮线布设应尽量美观、整齐。如皮线自高位引入时,应在室外进入穿线孔处略向下留一小余弯,如图3—96所示。皮线从下方引入室内时可直接引入穿线孔。;本讲小结

●较大容量的市内通信网,其进局电缆线路一般采用组合管道或隧道进局。电缆在地下进线室的走向,排列和上线应严格按规定办理,做到不重叠不交错,并与进局管孔、上线预留孔一一对应、整齐美观。

●用户引入线是从电缆分线设备到用户话机的一段线路,一般采用小对数电缆或塑料双股硬线。用户引入设备有绝缘子、插墙担、L型卡担、地线装置、保安装置等。用户皮线的布放和绑扎必须按规定执行,由室外进入室内时应采用穿墙管,穿墙管埋设时应注意室内比室外略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