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第9章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pptx
第9章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高产品种大多是在人为环境下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模式,若引种到完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时,它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会明显逊于地方品种,生产水平随之大幅下降。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将对畜产品消费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现在畜禽品种的适宜经济类型不一定将来也适用。;家畜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diversity);研究现状;国内
1992年成立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1996年农业部成立“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
出版:《中国动物志》《中国畜禽品种志》等
网站:中国物种信息系统等
数据库:中国畜禽品种数据库等
项目:中国地方猪品种遗传距离测定等;确立地方畜禽品种品种保护名录
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30号令)
八眉猪、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黄淮海黑猪、马身猪、淮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太湖猪(二花脸、梅山猪)、民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含白香猪)、华中两头乌(通城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和藏猪。;研究方法;原位保存;遗传漂变的效应
理想群体:群体含量稳定,公母数目各半,相互间完全随机交配,无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的影响,世代间无重叠。
群体有效含量(effectivepopulationsize,Ne):与实际群体有相同基因频率方差或相同的杂合度衰减率的理想群体含量。
它决定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增量的大小,反映了群体遗传结构中基因的平均纯合速度。;在实际家畜保种群体中,常用的留种方式有两种,即随机留种和各家系等量留种。
随机留种时近交系数增量为:
各家系等量留种时近交系数增量为:;如果群体在不同世代的规模变化,那么对t个世代来说,平均的群体有效含量就是各世代群体有效含量的调合均数。近交系数增量为:
当初始群体的近交系数为零时,t世代的近交系数与近交系数增量的关系如下:;系统保种
理论:
同一种家畜的许多品种可视为同一繁殖系统或基因系统的成员;
家畜的保种重在保存基因或基??组合的种类,而不是品种的数目;
保存特异性的性状,而不是重叠有共性的性状。;方法:
每种畜禽为一系统,打开品种界限而统一规划保护目标,再将这些保护目标经系统规划后而分配到各品种,每个品种分担保护2-3个保种性状;
这些性状应纳入该品种的选育计划或保持原状,或继续改进,务求能保持原有特色。;易位保存;体细胞克隆应用于保种
对现存种群的遗传结构和性能表现进行分析后,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体进行克隆和保存;
将来自不同世代优秀个体的基因型,通过体细胞克隆以冷冻胚胎的方式保存起来,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基因型库”。;遗传标记座位(标记,Marker)
那些可识别的能够反映个体特异性且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座位。
形态学标记:指一些具有鲜明外部特征的质量性状,并可通过表型来推断其基因型,如毛色、有无犄角等;
细胞学标记:指染色体形态、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生化标记:在血液或乳中的蛋白质(包括酶)的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可通过免疫反应或电泳技术反映出来,并由此判定其基因型,如血型抗原、血液蛋白、同工酶等。
分子标记:不同个体之间在某些位点上的DNA序列差异,这些位点就可用作遗传标记,称为分子标记或DNA标记。;品种内遗传变异程度
遗传杂合度(H)来度量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
即:
品种间遗传关系
遗传距离或遗传相似性来表示群体间亲缘关系的远近。;Breed
(Types);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