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材配套课件第3章组网设备和配置.ppt
第3章组网设备和配置;本章内容;3.1网络传输介质和连接方法;3.1.1双绞线;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UTP;常用的非屏蔽双绞线是3类线和5类线,5类线支持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连接,是连接桌面设备的首选传输介质。;非屏蔽双绞线UTP;屏蔽双绞线STP;3.1.2同轴电缆;它的直径大约为12.7mm。
这种电缆的外表通常为黄色。IEEE把粗缆称作10Base5。“10〞代表最高的数据传输率为10Mbit/s;“Base〞代表传输方式是基带传输;“5〞代表电缆最长可以到达500m。
粗缆与计算机连接比较复杂,计算机要通过介质存取单元〔MAU〕收发器才能接入电缆总线。计算机和MAU收发机之间要通过AUI电缆相连。;粗缆;它的直径长度为6.4mm。
系缆的外表常为黑色。
细缆通过使用BNCT型连接器与计算机连接,用BNC筒状连接器连接两根细缆。;细缆和粗缆的端点都必须安装终结器。
如果超过了网线的最大传输长度,必须添加中继器用来放大信号。;在使用细缆进行布线时,如果不使用中继器等设备,其整个网络的总线长度最大为185m。
在网络中存在中继器时,最多可使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使网络直径到达185×5=925m。;3.1.3光纤;入;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光纤的连接方式;光纤的优缺点;3.1.4双绞线网线的制作和连接;EIA568A、568B标准线序;双绞线连接方法;直通线;交叉线;直连线和交叉线的适用范围;直连线和交叉线的适用范围;〔1〕工具的准备;〔2〕剪断
〔3〕剥皮;〔4〕排序;〔7〕压制;3.1.5光纤连接器;室内光纤的抗拉力强度较小,保护层较差,但重量轻,较廉价。;光纤跳线;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3.2计算机网络组网设备;3.2.1网卡;网卡的分类;网卡的分类;IntelPRO/1000MT四接口效劳器网卡;RJ-45接口:用于连接双绞线。;PCMCIA接口网卡;BNC接口网卡;光纤接口网卡多用于1000Mbps以上的传输速率,也可细分为多模光纤接口网卡和单模光纤接口网卡。;;将网卡插入主板插槽中;3.2.2集线器;集线器的分类;堆叠;级联;3.2.3交换机;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转发数据帧的规那么;用集线器组成的网络成为共享式网络,而用交换机组成的网络称为交换式网络。
共享式以太网中,每个用户的实际可用带宽随网络用户数的增加而递减。
在交换式以太???中,交换机提供给每个用户专用的信息通道。除非两个源接口企图同时将信息发往同一个目的接口。否那么多个接口可以同时通信,不会发生冲突。;交换式网络;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方式;⑵直通方式
采用直通交换方式的以太网交换机只对接收到的数据帧的目的地址进行检查,然后立即按照目的地址把数据帧发送到指定接口,而不进行过失和过滤处理。
特点
延迟小,交换速度快
不能提供错误检测能力
没有缓存,不能将具有不同速率接口直接接通,易丢帧
实现起来比较困难;⑶无碎片直通方式
无碎片直通方式是介于直通方式式和存储转发式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由于物理线路质量的提高,以太网帧的过失主要由发送时的冲突造成。
“碎片〞是指当信息发送中突然发生冲突时,因为双方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帧而在网络中产生的残缺不健全的帧。碎片是无用的信息,必须将其滤除。
无碎片直通方式在转发前先检查数据帧的长度。如果小于64字节,说明是碎片,那么丢弃;如果大于64字节,那么根据目的MAC地址发送该帧。
特点
处理速度比存储转发方式快,但比直通方式慢。
能够防止帧碎片的转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误码率。;第三层交换机;;交换机的分类;根据交换机的结构分类
固定接口交换机:只能提供有限的接口,无法通过模块来扩展其接口数量。
模块化交换机: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充性,用户可以任意选择不同数量、不同速度和不同接口类型的模块。;3.2.4路由器;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的结构;⑴单总线单CPU结构路由器;⑵单总线主从CPU结构路由器;⑶单总线对称式多CPU结构路由器;⑷多总线多CPU结构路由器;⑸共享内存式结构路由器;⑹交叉开关体系结构路由器;路由器的分类;⑴接入级路由器;⑵企业级路由器;3.3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3.3.1Cisco路由器系统组成;1、CPU;2、内存;⑶Flash闪存:可擦除、可编程的ROM,内容不会丧失。它主要用来存放IOS。
⑷ROM只读存储器
路由器的引导文件保存在ROM中,通过引导软件,路由器才能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有的路由器将IOS保存在ROM中作为备份,以防万一Flash中的IOS不能使用时,启用ROM中的IOS备份。;3、接口(interface);接口的名称和编号;4、控制台端口〔Cons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