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7课《用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设计.docx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7课《用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7课《用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
1.了解电子邮件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OutlookExpress的启动和基本操作;
3.学会创建和管理邮箱账户;
4.学会撰写和发送电子邮件;
5.学会接收和回复电子邮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对电子邮件这一信息交流工具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操作OutlookExpress,提升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感,认识到电子邮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学会遵守网络礼仪。
4.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会有效利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与协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重点一:OutlookExpress的启动与基本操作。例如,如何正确打开OutlookExpress,了解界面布局,学会使用工具栏和菜单栏。
-重点二:创建和管理邮箱账户。例如,指导学生如何设置账户信息,配置邮箱服务器,以及如何添加和管理多个邮箱账户。
-重点三:撰写和发送电子邮件。例如,教授学生如何撰写邮件正文,添加附件,设置邮件格式,以及如何正确发送邮件。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难点一:电子邮件格式设置。例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调整邮件格式,包括字体、字号、颜色等,以及如何插入图片和链接。
-难点二:邮件附件的使用。例如,学生可能不清楚如何正确添加附件,以及附件大小和格式的限制。
-难点三:邮件的接收与回复。例如,学生可能难以掌握如何筛选和回复邮件,以及如何使用邮件规则进行自动化管理。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教室、网络环境、鼠标、键盘、投影仪
-课程平台: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配套电子教材和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OutlookExpress软件安装包、电子邮件相关教程视频
-教学手段:PPT课件、操作演示、学生实验指导书、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电子邮件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平时是如何与他人沟通的?有没有使用过电子邮件?”
展示一些电子邮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工作、学习、社交等。
简短介绍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电子邮件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电子邮件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电子邮件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电子邮件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邮件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电子邮件案例进行分析,如商务谈判、项目协作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电子邮件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电子邮件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电子邮件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电子邮件礼仪、网络安全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电子邮件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实践操作(20分钟)
目标: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使用Outlook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技能。
过程:
教师演示如何启动OutlookExpress,创建和管理邮箱账户,撰写和发送电子邮件。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子邮件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强调电子邮件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电子邮件。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使用Outlook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并记录操作过程和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