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语文园地七《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星期二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鸟的天堂》这篇美妙的文章,感受大自然中鸟儿的快乐生活。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心灵的旅行吧!????
核心素养目标
在本节课中,我们旨在培养同学们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鸟的天堂》,提升对优美文字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同学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3.**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对自然美景的审美情趣,激发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鸟类文化,增强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同学们已经接触过不少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对这类题材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在知识层面,他们对鸟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鸟类的生态习性和生活环境的了解还比较有限。在能力方面,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够从文本中捕捉信息,但分析文本深层含义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素质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大自然充满热爱,这有助于他们在学习《鸟的天堂》时产生共鸣。然而,部分同学可能因为生活经验的缺乏,对文中描述的场景难以产生直观的感受。
行为习惯上,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但有时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学习效果。针对这些情况,本节课将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电子白板
-课程平台:班级学习平台,用于布置作业和分享学习资料
-信息化资源:鸟类图片库、自然纪录片片段、课文朗读音频
-教学手段:课本《鸟的天堂》、教师用书、卡片、挂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身边的鸟类?它们在蓝天中自由飞翔的样子,是不是很美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鸟类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鸟的天堂》,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鸟儿生活的。)
回顾旧知:
-(之前我们学过哪些关于自然和动物的课文?大家能回忆一下,我们在那些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中我们学到了坚持和勇气,《松鼠》中我们了解了松鼠的生活习性。)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鸟的天堂》,作者是巴金先生,这篇文章描绘了他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感。)
-(首先,我们来看看文章的标题,为什么叫《鸟的天堂》呢?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举例说明:
-(同学们,请大家打开课本,找到《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鸟的天堂?请一位同学来读出这些词语,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互动探究: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写鸟儿生活的?)
-(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段描写鸟儿的文字,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表现鸟儿的生活状态的。)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鸟的天堂”。)
-(可以画出你想象中的鸟的天堂,也可以用文字来描述,看谁能够最生动地表达出来。)
教师指导:
-(同学们,你们的描述都很精彩,但是要注意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这样你的描述会更加生动。)
-(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或者向老师求助。)
4.总结与拓展(约10分钟)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一切。)
拓展:
-(课后,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鸟类,记录下它们的习性,或者写一篇关于鸟类的作文。)
-(下节课,我们将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创作,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
(注:以上时间分配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
知识点梳理
1.**课文内容理解**
-理解课文《鸟的天堂》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学习作者巴金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自然景观和生物习性的手法。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鸟的天堂”、“自由飞翔”、“栖息地”等。
2.**修辞手法运用**
-识别并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