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中毕业班5月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21约6.41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中毕业班5月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平面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2.已知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上的所有点()

A.先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保持不变

B.先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保持不变

C.先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保持不变

D.先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保持不变

3.定义在R上的函数,,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且存在,使得.则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4.已知为虚数单位,若复数,,则

A. B.

C. D.

5.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是上一点,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若,则为()

A. B.40 C.16 D.

6.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使得成立的概率为等差数列的公差,且,若,则的最小值为()

A.8 B.9 C.10 D.11

7.若θ是第二象限角且sinθ=,则=

A. B. C. D.

8.一场考试需要2小时,在这场考试中钟表的时针转过的弧度数为()

A. B. C. D.

9.某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薛教授在2019年人工智能方向招收了6名研究生.薛教授欲从人工智能领域的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服务器开发五个方向展开研究,且每个方向均有研究生学习,其中刘泽同学学习人脸识别,则这6名研究生不同的分配方向共有()

A.480种 B.360种 C.240种 D.120种

10.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记S为此棱锥所有棱的长度的集合,则()

A.

B.

C.

D.

11.已知复数满足(是虚数单位),则=()

A. B. C. D.

12.在中,点为中点,过点的直线与,所在直线分别交于点,,若,,则的最小值为()

A. B.2 C.3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函数,则使得不等式成立的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14.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为中点,则三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

15.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且经过抛物线的焦点,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

16.已知函数,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函数,不等式的解集为.

(1)求实数,的值;

(2)若,,,求证:.

18.(12分)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某地区最近10年的粮食需求量部分统计数据如下表:

年份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需求量(万吨)

236

246

257

276

286

(1)由所给数据可知,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我们以“年份—2014”为横坐标,“需求量”为纵坐标,请完成如下数据处理表格:

年份—2014

0

需求量—257

0

(2)根据回归直线方程分析,202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计划向该地区投放粮食300万吨,问是否能够满足该地区的粮食需求?

参考公式:对于一组数据,,…,,其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

19.(12分)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且存在不相等的正实数,使得,证明:.

20.(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直线的普通方程与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射线与和分别交于点,求.

21.(12分)某校为了解校园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的成效,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意识测试,根据测试成绩评定“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同时对相应等级进行量化:“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