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同步-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x

发布:2025-04-18约5.11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课辉煌灿烂文学;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不一样时期文学特色。;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内容:收录了_______________诗歌,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

(2)特点:以_________,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

_________。

(3)地位:

①中国第一部_________。

②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

典。;2.楚辞:

(1)创始人:楚国诗人_____。

(2)含义:以_________为基础一个新诗歌体裁,又称“骚

体”。

(3)特点:采取_________,句式灵活,易于表示情感,含有

_________格调。

(4)代表作:《离骚》。;【警示钟】

《诗经》和楚辞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格调不一样。《诗经》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3.汉赋:

(1)含义:以楚辞为基础,_______________文体。

(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大,内容丰富,表现出_______

_________文化气度。

(3)代表作:西汉_________《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

衡《二京赋》。;4.唐诗:

(1)背景:

①开放与繁荣社会环境。

②_________以诗赋为主。

(2)概况:

①初唐:王勃、_______。;②盛唐:

③中唐:_______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讽喻诗。;【学习思索】

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它方面也有影响?假如有,你能举例说明吗?

提醒:有多方面影响。《诗经》、楚辞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比如:楚辞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一个不屈不挠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背景:商业发展,城市繁荣,_________不停增加。

(2)演变:

①_____出现了诗另一个形式——词。

②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和标志。

(3)特点:句子_________,便于抒发感情,能够歌唱。

(4)代表:婉约派_____________,豪放派___________

___。;2.元曲:

(1)形成:

①宋代:民间兴起新诗歌形式,即散曲。

②元代:_____与_______一起合称元曲。

(2)特点: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3)代表:_______________等。;【警示钟】

古代诗人格调划分

中国古代诗人格调划分是相正确,不能完全绝对化。比如婉约派词人李清照,也有豪放诗词,像《夏日绝句》中“生看成人杰,死亦为鬼雄”,所以在分析某一诗词格调流派时一定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关键还是深刻了解这些格调流派划分区分。扩而大之,对于赋、诗、词、曲辨析也如此。;三、明清小说

1.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发展:

(1)唐朝情节波折离奇_____________。

(2)宋朝供说话人用_____。;3.繁荣:

(1)时间:明清时期。

(2)背景:

①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手工业、商业繁荣,_____________出现。

③阶级:_________扩大。

(3)代表作:

①四大名著:《_________》《_______》《西游记》《红

楼梦》。

②其它作品: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和讽刺小说

《_________》。;中国古代不一样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

【探究讨论】

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材料二“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胶葛之宇,撞千石之钟……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司马相如《上林赋》;材料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材料四清代小说基本是文人创作……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较充分地表达了作者个人意愿,在结构﹑叙述和描写人物各方面也多臻于成熟境界。乾隆年间产生《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创作推向顶峰。

——百科网;请分析:

(1)材料一出自屈原《离骚》,据此回答楚辞特点是什么?

提醒:采取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示情感,含有浪漫主义格调。

(2)据材料二分析,汉赋格调特点是什么?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