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脑动脉夹层的血管内治疗.pptx
自发性脑动脉夹层
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背景即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ocephalicArterialDissection,CCAD)脑动脉夹层(CerebralArteryDissection,CAD)颅内vs.颅外前循环vs.后循环分类:创伤性(tCAD)vs.自发性(sCAD)
诊断标准图示壁内血肿破口双腔瘤样改变可以合并管腔狭窄破口-双腔管腔狭窄壁内血肿管腔狭窄
背景颅外段CAD的人群年发病率约为万颅内段CAD尚无可靠发病率数据2%缺血性卒患者由sCAD导致10-25%青年缺血性卒中由sCAD导致12
病例来源:2005年1月~2010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血管病中心1连续收集首次确诊sCAD的住院患者126例2全部纳入本中心前瞻性脑血管病登记数据库,详细对照神经介入手术记录和病例资料,核实无误3统计方法:SPSS17.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4研究对象和方法
影像检查诊断情况
不规则玫瑰花状(rosettesign)1线珠状(pearlandstringsign)2波纹征(ripplesign)3线样征(stringsign)4双腔征(double-lumensign)5也可见管腔完全闭塞(Taperingocclusion)6夹层动脉瘤(dissectionaneurismalchange)7夹层DSA征象
单发夹层DSA征象分布特点
单发N=126夹层病灶分布
N=105p<0.01注:多发21例颅内(n=47)颅外(n=70)p<0.01p<0.01瘤狭窄闭塞瘤+窄瘤+窄瘤闭塞狭窄瘤+窄sCAD血管病变形态及分布
动脉夹层DSA显像特征线样征伴造影剂滞留01线样狭窄伴瘤样扩张02双腔征伴瘤样膨大03
rosettesign
纤维肌发育不良RICALICA
颈动脉夹层闭塞Taperingocclusion
颈动脉夹层常见DSA征象
提示绝大多数颈动脉夹层(瘤)不需要DSA即可确诊
后循环夹层DSA表现
颅内夹层表现
提示后循环及颅内夹层(瘤)DSA有明显优势
提示单纯严重管腔狭窄药物治疗可恢复
动态变化观察首次5月后8月后10月后
夹层动脉瘤时间动态变化RLRL5月后
提示伴有瘤样改变或明显双腔药物治疗常常难以恢复需要介入治疗
321非主流手段少部分病例有指针缺血性动脉夹层出血转化/SAH合并梗死视情况而定混合型卒中介入是主要治疗手段不同的介入方法出血性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
颅内夹层动脉瘤SAH弹簧圈闭塞图3图4
颅内夹层动脉瘤SAH两个Neuroform辅助弹簧圈
提示01颅内夹层伴SAH再出血率高于普通动脉瘤,介入治疗是最好的方式02
绝大多数颅内夹层动脉瘤SAH患者15%缺血性卒中(12例)分水岭梗死伴重度狭窄急性闭塞药物治疗症状复发药物治疗形态学无明显恢复合并明显瘤样改变本组病例血管内治疗情况
不需要使用保护伞1不需要球囊扩张2病变颈动脉位置高、病变长3支架选择的问题4支架术过程中注意事项5病例6与普通CAS不同点
双侧覆膜支架WALLGRAFT
035OTW系统需要大口径输送导管/无Guiding释放顺应性差难以到达颅底理论上最好病变附近无边支血管010203040506覆膜支架特点
014RX系统实时造影顺应性较好即刻显影可能造影剂外渗(伴瘤),随访可完全愈合不必弹簧圈编织式支架长度可变可以双支架010203040506普通自膨式支架
缺血优于出血,颅外优于颅内01出血性sCAD急性期病死率较高(13.6%)02颅外段sCAD死亡1例(合并胸主动脉夹层)03颅外80%sCAD随访mRS≤2分,颅内54.4%(p<0.05)04治疗随访的70例患者,无一例复发卒中,一例椎动脉无症状闭塞05sCAD的预后与随访
颅内夹层伴SAH血管内治疗是基础支架可能会成为某些患者的补充治疗手段缺血患者抗栓治疗为基础指针选择宜慎重总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