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蔡琦课件.pptx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3、钢管柱支架施工流程(以Y型刚构0#块为例):;4、支架预压
支架搭设完成,经验收合格后组织进行支架预压,支架预压重量为不应小于支架所承受最大施工荷载的110%。
支架预压支架所承受最大施工荷载的0%—60%—100%—110%进行分级压载,压载时尽量模拟梁体重量分布进行压载。
预压主要监测:(1)基础沉降变形;(2)支架竖向位移;(3)支架顶面水平位移;(4)梁柱式支架纵横梁扰度;(5)邻近结构物变形。
支架沉降监测宜采用水准仪,测量精度应符合三等水准测量要求。支架平面位移宜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满堂式支架监测点布份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侧断面应设置在预压区域的两端及间隔1/4长度位置。
(2)每个监测断面的基础及支架顶面应对称混凝土梁中心线各布置5个以上监测点。
梁柱式支架监测点布份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侧断面应设置在预压区域的支墩和纵梁跨中位置。
(2)支墩的基础、横梁顶面和纵梁跨中应对称梁体中心线各布置5个以上监测点。纵梁上设里有满堂式支架时,还应在满堂式支架顶面对应设置监测点。;支架预压监测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加载前,应监测记录各监测点切始值。
(2)每级加载完成1h后进行支架的变形观测,以后间隔6h监测记录各监测点的位移量,当相邻两次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进行后续加载。
(3)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成后,应间隔6h监测记录各监测点的位移量;当连续12h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卸除预压荷载。
(4)支架加载6h后,应监测记录各监侧点位移量。;;;;;;;;;2、钢筋密集区混凝土浇筑工艺
在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基础上,从混凝土下料、振捣两方面考虑,在钢筋绑扎前规划混凝土的下料位置及振捣棒的振捣位置。根据振捣棒作用半径及混凝土坍落度确定相应的预留孔洞数量。
(1)钢筋施工时同步预安装丝扣连接式振捣管及下料管至钢筋顶面;
(2)混凝土浇筑时4个下料管轮流下料,首车混凝土卸料一半(4立方)后暂停放料,经平仓后启动相应位置振捣棒进行周围及内部振捣。第一层振捣完后进行第二层混凝土下料及振捣;
(3)每浇筑60cm,从丝扣连接处拆除一节下料管及振捣管,下料管及振捣管底口高于混凝土面0.3m,直至该区域混凝土浇筑完成。;;;;;;;;;;;;;;;;;;;;;;铺设走行轨道及压梁;挂篮拼装要点;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轨道压梁间距为1m一根,采用双螺母形式
轨道垫梁间距为1M一根,利用轨道预埋
精轧钢,形成0.5m一根垫梁,0.5m一根压梁
;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挂篮安装;;;;;;;;;;;;;;;;;;;;;;;;;;;★主桁架静载试验。为了检测主桁架加工质量,出厂前对主桁架进行静载试验。试验检测时,选择现场平整场地,将2片桁架对称平放,即下弦杆对齐,采用精轧螺纹钢将前后支点位置连接,在上弦杆吊带位置采用精轧螺纹钢对拉,加压荷载值为1.2倍超载系数时最大受力。;;;;;;;;;;;;;;;;;;;;;;;;;;;;;;;;;(3)预施应力设备
预施应力设备选用原则:千斤顶额定张拉力宜为预应力筋张拉力的1.2~1.5倍,张拉油泵额定油压宜为使用油压的1.4倍,油泵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以上。高压油表采用防振型,其精度等级不低于1.0级。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5MPa,表盘直径不小于15cm,表盘量程在工作最大油压的1.25~2.0倍之间。
千斤顶首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使用三个月、张拉作业达300次(预制梁用千斤顶一个月、使用200次)或者使用异常、检修及漏油时应重新进行校准;1.0级压力表校准周期为一周,0.4级压力表校准周期为一个月,用于张拉作业达300次、更换油规格、使用超过允许偏差、发现异常故障时应重新进行校准。;(4)预应力张拉
在节段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且保证张拉时梁体混凝土龄期大于5天后张拉施工。
张拉中实施张拉应力、伸长量“双控”:即张拉时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钢绞线的伸长值作校核。
张拉顺序及原则:先纵向预应力束,后顶板横向预应力束,最后张拉腹板竖向预应力;左右对称张拉;先外后内,以梁中线为对称轴两侧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为1束。
纵向预应力筋张拉两端同时张拉工艺流程:0→10%σ终张拉控制应力(测初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σ终张拉控制应力(测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