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练习6:依法治国.pdf
专题6:依法治国
一、热点解读
新闻链接1:全面依法治国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的决定》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考点解读: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九上第4课】
①【是什么角度】什么是“法治”?
答: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
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②【为什么角度】为什么要实行“法治”?法治的重要意义?
答: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③法治是人类社会
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等;
③【怎么办角度】如何全面依法治国?
答: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
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
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
新闻链接2:宪法宣传
●2024年12月4日是第个国家宪法日。2024年12月1日至7日为第七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大力弘扬
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国各地举行了形式各样的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弘
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意识。
●2024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2024年宪法宣誓仪式。2024年12月23日,国务院任命的35个部
门和单位的45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国务院总理监誓。
考点解读:
●关键词:宪法权威、宪法宣誓★课本定位:八下第1课
①【为什么角度】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答: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②【怎么办角度】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答: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
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③【为什么角度】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
答:①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有利于捍卫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
③有利于增强公民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公民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④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营造宪法至上、人人信仰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新闻链接3:科学立法
●2025年3月8日全国两会,人大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共审议法律案39件,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
律14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
●经济领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利益。
●社会民生:《学前教育法》回应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期盼。《文物保护法》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资源能源、生态环境领域:《能源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矿产资源法》
提高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
●国家安全:《国防教育法》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建设夯实法制基础。《突发事件应对法》
更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考点解读: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理念/格局
①【是什么角度】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
答:①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九上1.2)②发展机遇: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
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为之,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九
下4.1)③提高竞争力: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九下4.2)
②【是什么角度】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分别是什么?
答:①新发展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