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pdf

发布:2025-04-18约1.6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一、前言

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可能接

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病原体,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

为了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感染性疾病的防护工作,

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职业暴

露后应急处置的全面工作。

2.院感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预防治疗及处理工

作,并对职业安全防护措施予以指导。

3.医务科负责组织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及预防用药

治疗工作。

4.护理部负责检查、落实临床各科室有关预防职

业暴露防护物品的配备情况。

5.检验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的检测工作。

6.药剂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发放工

作。

三、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

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

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

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使用锐器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

用安全针头、注射器等。

(3)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

(4)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四、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置

1.局部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局部。

(2)污染眼部等黏膜时,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

黏膜进行冲洗。

(3)如有伤口,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

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

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清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

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

处理。

2.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

(1)乙肝病毒(HBV)暴露:患者HBsAg(),发

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如果抗-HBs(),可不做特殊处理;

如果医务人员抗-HBs(-),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00~400U,并注射乙肝疫苗。

(2)丙肝病毒(HCV)暴露:患者抗-HCV(),发生

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抗-HCV(-),暴露后3个月、6个

月应检查抗-HCV、ALT,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抗病

毒治疗。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暴露后:患者抗-

HIV(),应立即向主管院长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

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评估与防护指导,根据暴

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

药方案。

(4)梅毒暴露:患者TPHA()。

五、培训与演练

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定期组织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医务人

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六、总结与改进

1.定期对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指南,不断完善职业暴露

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以上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

防范意识,提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医务人员

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