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4-21约3.4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主要内容包括: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崇高品德和伟大精神;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学生能够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运用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感受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把握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特别是他的“说”与“做”之间的关系,理解其人格魅力和时代精神。

-写作手法学习:分析课文中的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理解其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中心思想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人物精神:学生需要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内涵,以及这种精神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课文主题的迁移: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主题迁移到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说和做”的精神。

-文学鉴赏能力提升: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句子和段落,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尤其是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手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闻一多先生精神的理解。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闻一多先生,模拟其言行,以加深对人物形象和“说和做”精神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展示闻一多先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的感知。

4.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写作练习,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创作自己的作品,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播放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简要视频,让学生对这位历史人物产生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学习的有关名人名言的知识,引出“说和做”这一主题。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内容,包括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说和做”的实践。

-举例说明: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分析其“说和做”的精神内涵。

-互动探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闻一多先生的言行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3.深入理解(约1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精神与个人行为相结合。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说和做”的统一性和重要性。

4.角色扮演(约15分钟)

-设计角色:教师引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如闻一多先生、学生等。

-模拟情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模拟闻一多先生的演讲,体会其“说和做”的坚定态度。

5.写作实践(约15分钟)

-课堂写作: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践行“说和做”精神的短文。

-互相评价:学生之间互相阅读作文,提出意见和建议。

6.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供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教室,对学生的练习给予个别指导。

7.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学生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收获。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说和做”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8.作业布置(约2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复习课文内容、撰写关于“说和做”精神的学习心得等。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闻一多全集》:收录了闻一多先生的多篇演讲、论文和诗歌,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其思想和文化贡献。

-《闻一多传》:这是一本传记作品,详细介绍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成就,适合学生深入了解其人生轨迹。

-《最后一次演讲》:这是闻一多先生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次著名演讲,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阅读《闻一多全集》中其他作品,如《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以拓宽文学视野。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闻一多先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发展,分析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中的“说和做”现象,思考如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