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货物储存管理制度.doc
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更多高质量文档请联系。
仓库货物储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规范仓库规划、货物存储、作业流程及安全管理,确保货物质量可控、账实一致、作业高效,降低损耗与安全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仓储管理条例》及相关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1.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库(含原料仓、成品仓、保税仓、冷链仓等)的规划、运营及管理。
2.涵盖货物验收、存储、养护、出库、盘点、安全等全流程作业。
第三条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货物完好率≥99.5%,账实相符率100%。
2.安全目标:重大安全事故为零,消防隐患整改率100%。
3.效率目标:入库/出库操作时效≤2小时/单,盘点差异率≤0.1%。
第二章仓库规划与设施管理
第四条仓库分区规划
区域类型
功能说明
管理要求
收货区
货物临时堆放、初检
划定卸货缓冲区,配备防雨棚
存储区
按照品类分区存储
分区标识清晰,货架间距≥1.5米
分拣区
订单拣货、包装
配置电子秤、打包机
暂存区
退货、待检货物临时存放
隔离存放,标识“待处理’
危险品区
存储易燃、易爆、有毒物资
独立防火防爆仓库双人双锁管理
第五条设施配置标准
1.存储设备
-货架:重型货架承重≥1吨,轻型货架承重≤500kg;
-托盘:统一使用防滑托盘,尺寸误差≤±2mm;
-货箱:使用防静电、防潮包装,标注货物属性。
2.环境控制设备
-温湿度监控:每200㎡安装1组传感器,数据实时上传系统;
-防潮措施:地面铺设防潮垫,相对湿度≤65%;
-防虫防鼠:安装纱窗、挡鼠板,每月投放防虫药。
3.安全设备
-消防设施:每50㎡配置4kg干粉灭火器,每月压力检测;
-监控系统:高清摄像头覆盖所有作业区,录像保存≥90天。
第三章货物入库管理
第六条到货验收流程
1.单据核对
-必检文件:送货单、质检报告、COA证书(化学品)、报关单(进口货物);
-异常处理:单据缺失时,货物暂存“待验区”,48小时内补全。
2.数量验收
-抽样比例:常规货物抽检5%~10%,贵重货物100%清点;
-工具:使用手持终端扫码计数,误差>3%时启动复盘。
3.质量验收
-外观检查:包装无破损、变形、受潮;
-抽样送检:对化工品、食品等按GB/T2828.1标准抽样,送第三方实验室检测。
第七条入库操作规范
1.上架原则
-重货下层、轻货上层,货架标识“最大堆叠层数”;
-冷链货物入库后1小时内降至规定温度(如-18℃冷冻品)。
2.系统操作
-入库数据须在到货后4小时内录入WMS系统,生成唯一批次号;
-异常货物标记为“冻结状态”,禁止出库。
第四章货物存储养护
第八条存储环境控制
货物类型
存储要求
检查频次
普通货物
温度15-25℃,湿度≤70%
每日记录
冷链货物
温度度2-8℃C(冷藏),-18℃以下(冷冻)
每2小时自动监测
危险化学品
专库存放,远离火源热源
每日巡查
电子产品
防静电包装,湿度≤40%
每周抽检
第九条货物养护措施
1.定期保养
-每月对金属制品喷涂防锈油,木制品放置干燥剂;
-每季度检查货架承重结构,螺栓紧固率100%。
2.先进先出(FIFO)执行
-系统自动锁定超期90天未出库货物,强制优先发货;
-临近保质期货物(≤30天)设置红色警示标签。
第五章货物出库管理
第十条出库操作标准
1.拣货流程
-系统生成拣货路径,按“先入先出”原则分拣;
-同一批次货物集中出库,零散货物按订单合并。
2.出库复核
-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批次号,误差>0.5%时暂停发货;
-冷链货物出库时检查温度记录仪数据。
第十一条特殊出库场景
1.退货处理
-客户退货需经质检部重新检验,合格品贴“返仓标签”入库;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销毁或返工。
2.调拨出库
-跨仓库调拨时,双方仓库主管通过系统确认调拨单,同步更新库存。
第六章安全与应急管理
第十二条安全管控
1.人员安全
-叉车作业半径内禁止人员走动,司机需持有效操作证;
-高空作业(≥2米)必须系安全带,下方设置警戒线。
2.防火管理
-每日下班前检查电源关闭情况,禁止私拉电线;
-每半年组织消防疏散演练,员工逃生时效≤3分钟/层。
第十三条应急预案
1.火灾处置
-发现火情立即启动声光报警,拨打119并报告主管;
-使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禁止使用水灭电气火灾。
2.水浸处置
-监控水位上涨时,立即切断电源,启用防水挡板;
-受潮货物转移至干燥区,48小时内评估损失。
第七章监督与改进
第十四条检查机制
1.日常检查
-保管员每日填写《仓库巡检表》,记录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