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上的经销商.docx
风口浪尖上的经销商
大致有三个因素影响了经销商。
二是互联网商业到了尾声——“渠道改造”阶段,渠道数字化正在影响经销商。互联网商业产生了大量新型零售业态,新型零售对一站式供应链的需求,传统经销商满足不了。
一边是B端(经销商)市场遇冷,讓很多经销商信心不足。
一边是C端(消费者)市场热度不减,虽然也有消费降级的现象,但体现在快消品领域,C端整体并不冷,这有各行业数据为证。
为什么C端的热无法传递到B端呢?
这正反映了中国渠道的巨大变化。
打个比喻。以前C端有10个饼,供应2个B端。现在C端有12个饼,而B端却有5个甚至10个。那么,是不是每个B端都感觉不够吃了呢?
即使是B2C模式的平台电商,也衍生出了图文电商、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短视频电商、社群社交电商、私域电商等多种业态。
上述渠道的变化,我们称为渠道碎片化。渠道碎片化是零售端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出现这么多新型渠道,其结果就是每个传统渠道的流量一定被分流。
如果只是新渠道分流,那比较好办。有多少新渠道,就进多少新渠道。关键问题是:有的新渠道要求“一站式供货”。这就要求经销商从传统的渠道商思维转变为供应链思维。
渠道商思维的特点是从厂家出发,主要职能是厂家职能在渠道的延伸。厂家推广什么,经销商就在渠道做同样的事情。
供应链思维的特点是从消费者或零售商出发,成为零售端的供应链。消费者需要什么,供应链就供应什么。
在中国C端电商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就发现美国的B端电商非常发达。因为美国的经销商都是供应链思维。哪怕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也通过其他电子化手段实现了平台化。
所以说,对眼下处于风口浪尖的经销商来说,参与供应链变革,做平台型经销商,或许才是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