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4-18约5.0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的学习。教材章节: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已掌握的诗词鉴赏方法和古文阅读能力有直接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古文阅读水平。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提升学生对古诗词艺术价值的感知和评价能力。

2.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仿写和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古诗词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重点在于对《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赏析。具体包括对诗歌意境的把握、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作者情感的体会。

2.难点:

难点在于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尤其是对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3.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共同分析诗歌,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直观感受。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古诗词鉴赏相关教学视频、诗歌背景资料库

-教学手段:PPT课件、黑板、粉笔、古诗朗诵音频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前,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非常有意境的古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韵律,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2.学生朗读完毕后,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提问:“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描写,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作者通过描绘山、水、云、雾等景物,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

2.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提问:“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3.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问:“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作者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四、探究课文主旨,突出全文侧重点

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赞美大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老师提问:“这首诗中的哲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这首诗中的哲理是,人生如过客,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追求内心的宁静。”

五、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这首诗提醒我们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珍惜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光。”

2.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仿写一首以山水为主题的诗歌,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首诗,了解了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欣赏和鉴赏古诗词。”

2.老师鼓励学生:“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够热爱古诗词,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课后仿写一首以山水为主题的诗歌,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2.阅读与《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相关的古诗词,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通过学习《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首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他们能够识别并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