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docx
“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类火灾?()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答案:B。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能覆盖在油类表面,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等的初起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等,但对于油类火灾,泡沫灭火器效果更佳。
2.安全色中,红色表示()。
A.禁止、停止
B.警告、注意
C.指令、必须遵守
答案:A。红色的醒目性和视觉冲击感强,常用来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提醒人们不得进行某些危险行为。黄色表示警告、注意;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
3.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
A.继续作业
B.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
C.向上级报告后再撤离
答案:B。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以保障自身生命安全。
4.下列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A.电梯
B.大型游乐设施
C.电视机
答案:C。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电视机不属于特种设备范畴。
5.在易燃易爆场所穿()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答案:C。带钉鞋在行走过程中,鞋底的钉子与地面摩擦容易产生火花,在易燃易爆场所,火花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布鞋和胶鞋相对比较安全。
二、填空题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____、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答案:安全第一。这一方针明确了安全在生产中的首要地位,强调在生产活动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预防措施和综合治理手段来保障生产安全。
2.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____标志四类。
答案:提示。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____,合格后方可进入。
答案:气体检测。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等危险情况,通过气体检测可以了解受限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和浓度,判断是否符合安全进入的条件。
4.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切断____。
答案:电源。切断电源可以防止火灾蔓延,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为后续的灭火工作创造安全条件。
5.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____。
答案:高挂低用。高挂低用是指将安全带的挂钩挂在高处,人在低处作业,这样在发生坠落时,冲击力会减小,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三、判断题
1.为了方便工作,可以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材料。()
答案:错误。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材料会增加脚手架的负荷,可能导致脚手架失稳倒塌,引发安全事故。材料应分散堆放,并严格按照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进行合理布置。
2.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答案:正确。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从业人员的基本义务,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3.只要有了好的设备,就可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答案:错误。好的设备只是保障安全生产的一个方面,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还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环境的不利影响等。即使设备再好,如果人员操作不当、管理不善,仍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4.发生火灾时,应尽快乘坐电梯逃生。()
答案:错误。发生火灾时,电梯可能会因断电而停止运行,将人困在电梯内,而且电梯井可能成为烟火蔓延的通道,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发生火灾时应选择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逃生。
5.企业可以以货币形式或其他物品代替应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
答案:错误。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从业人员在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企业必须按照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四、解答题
1.简述火灾发生时的逃生要点。
答案: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和逃生方向,不要盲目跟随他人,避免拥挤踩踏。
用湿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低姿前行,以减少吸入烟雾和有毒气体。因为烟雾和有毒气体通常会向上飘散,贴近地面的空气相对较为清新。
选择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逃生,切勿乘坐电梯。
如果逃生路线被火封锁,可以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湿布堵塞门缝,向门窗泼水降温,等待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