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总体技术要求》编制说明.pdf
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总体
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5年3月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
根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关于2023年度第四批、第五批团体标准项目立项的公告”
(中交协秘字〔2023〕58号)要求,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
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嘉兴市市域铁路投资
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中铁工程设计咨
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
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作为起草单位,负责本规范的编制工作。
主要起草人:
二、制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
的发布,我国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迅猛、多制式轨道交通高效绿色运营和高质量
联程运输服务需求迫切。部分城市群及都市圈在列车运行控制自主化、调度指挥综合化、
运输服务联程化,以及各业务之间的一体化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实践。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
交通“四网融合”。未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综合交通
枢纽集群将逐渐形成,随着区域内人员流动带来多种轨道交通方式联程化出行需求的增
长,轨道交通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交通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也面临更
多的新增需求,如更智能的运行控制、更便捷的乘车途径、以及跨线运营和公交化运营
等。如何在提升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调度指挥及客运服务的智能水平的同时,通过
增强各业务之间的联动以进一步提高运输效能、提升服务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2国家科技部发布了“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重点专项指南,设立了“轨
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构建理论体
系、突破关键技术、研制系统装备,旨在加强轨道交通调度和控制之间耦合,提供面向
联程的客流、票务及客站服务,实现“从客流到车轮”的一体化运营,有效提升区域轨
道交通运营和装备水平。
铁道行业发布了列控系统、调度集中系统等技术条件,尚未有调度控制一体化及联
程运输服务方面的技术条件。为规范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背景下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特
别是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运行控制自主化、综合调度智能化、运输服务联程化系
1
第页
统设计与应用,制定调度控制一体化及联程运输服务总体技术要求。本文件规定了轨道
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的总体要求、列车自主运行控制技术要求、智能综
合调度技术要求、智能化客运服务技术要求、云脑平台技术要求、系统性能要求和系统
接口。本规范适用于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路网的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其他轨道交
通可以参照执行。
三、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通过收集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列车运行控制、旅客服务相关业务发展需求和
既有系统技术要求,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试验检测结果
及使用单位反馈信息,确定标准编制方向。经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立项和大纲审批通过,
根据评审会专家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评审。再根据评审会专家
意见进行补充、修改,经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同意,挂网征求意见。针对反馈意见,提出
处理办法,进行补充、修改,形成送审稿。经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同意,进行专家审查。
根据专家审查会形成的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报批稿,上报审批。
截至目前,本规范的主要编制过程如下:
1.2024年6月,编制组依托各单位研究基础和相关科研项目研究阶段输出,分析
相关国标、行业标准,调研了部分国铁、地铁线路及运营企业,为标准编制工作奠定了
需求和技术基础。标准编制组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
的结构与编写》、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GB/T20004《团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