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449-2022 木薯间套种辣椒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CCSB23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449—2022
木薯间套种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cassavaintercroppedwithpepper
2022-01-26发布2022-02-28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5/T244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农业种植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分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晓美、周宾、周思菊、范大泳、李家文、秦义勇、莫皓蓝、蒋雄英、石志斯、李正为、侯丽英、杨艺玲、黄春红、叶小荣、马全姿、蒋晓丹、熊俏、覃秀顺、周艳霞。
II
1
DB45/T2449—2022
木薯间套种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木薯间套种辣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木薯间套种辣椒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GB/Z26583辣椒生产技术规范NY/T356木薯种茎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45/T1475木薯套种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木薯种茎cassava-cutting
已经木质化且能够作为繁殖材料的植株茎杆,种茎质量符合NY/T356的规定。3.2
一级分枝firstbranch
主茎顶芽不再发育,由顶芽附近的腋芽发育成的侧茎。3.3
直插法straightcuttingmethod
种茎垂直插植于土壤中,种茎的1/3露出表土。
4选地整地4.1选地
2
DB45/T2449—2022
木薯种植区域宜选择年均气温≥18℃、无霜期≥8个月,土壤疏松、深厚,肥力中等以上,排水便利,土壤pH4.5~7.O,坡度≤25°的平地或山地。产地环境应符合GB3095和GB15618的规定。
4.2整地
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整地,坡度≤15°的平缓坡地可进行机耕或畜耕,土地宜深耕(20cm~30cm);15°~25°的坡地,应沿等高线进行人工整地,土地不宜深耕。
4.3施基肥
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500kg~3000kg,过磷酸钙或过镁磷肥25kg,复合肥(N:P2O5:K2O=15:15:15)
50kg,充分混匀后,均匀撒于地表,随机翻耕入土。土壤耙平后起畦。
5品种选择
5.1木薯
选择不分枝或一级分枝少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木薯品种。5.2辣椒
选择早熟、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强、丰产优质的品种。
6种植方法
6.1种植规格
木薯间套种辣椒采用起畦栽培,辣椒畦面宽80cm,木薯畦面宽60cm,畦高20cm,沟宽50cm。木薯单行种植,株距60cm~80cm;辣椒双行种植,株行距50cm×50cm。木薯种植密度为每667m2种347~463株,辣椒的种植密度为每667m2种1108株。木薯间套种辣椒种植图见附录A。
6.2木薯
6.2.1种茎选择
应符合NY/T356的规定。6.2.2种茎处理
种植前每段种茎留芽4~6个;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药液浸泡3min~5min后晾干。6.2.3用种芽量
每667m2用35kg~50kg,保证每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