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_T2691-2018_再生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_河北省.docx

发布:2025-04-20约5.99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

DB13

B01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691—2018

再生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2691—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

所、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文勇、张栓堂、廖人宽、魏飒、郭泽忠、郭永晨、刘凤枝、刘洪禄、郝仲

勇。

I

DB13/T2691—2018

再生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水灌溉术语、定义和工程规划、设计、监测评价、工程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园林绿地、林地、牧草地及农田等再生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京津地

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15

GB2762

GB3838

GB5084

GB18918

GB20922

粮食卫生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

GB22573灌溉水中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硝基苯限量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T2893.1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3

1

DB13/T2691—2018

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3.2

再生水灌区reclaimedwaterirrigationarea

以再生水为主要或唯一水源的灌区。

3.3

再生水灌溉分区partitioningofreclaimedwaterirrigationdistrict

根据再生水水质和水量、植物、气象、水文地质等基本资料,以安全利用为目的,对再生水灌区

进行适宜性区域划分。

3.4

缓冲区bufferzone

为防止再生水灌溉对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以及公众健康等产生影响而设置的区域。

4

灌溉工程规划

一般规定

4.1

4.1.1

再生水灌溉工程规划应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农业、

林业、园林等规划相协调,并与排水、除涝、防洪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用于农田、牧草地灌溉的再生水水质应符合GB5084、GB20922、GB22573和GB22574的规

定,用于林地、园林绿地灌溉的再生水水质应符合GB/T18920、GB22573和GB22574的规定。

再生水灌溉工程规划应依据SL/Z322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新建0.33万hm及以上或改造2万hm及以上的再生水灌溉工程应依据HJ/T88编制环境影

2

2

响报告书;其它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资料;

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现状处理能力、处理工艺等资料和最近1年逐旬再生水水量与水

质资料;

现状取水工程、蓄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工程、排水工程和防洪工程的类型、规模、数

量、位置、工程运行状况等资料;

2

DB13/T2691—2018

g)

h)

i)

主要作物灌溉方式、灌溉制度、灌溉定额等资料;

按GB2715、GB2762的规定指标应收集的作物质量资料;

与4.1.1相关的规划资料。

4.2.2

再生水灌溉工程规划宜收集以下资料:

a)

具有污水灌溉历史的规划区应收集污水灌溉年限、污水类型、污水灌溉制度以及相关环境质

量资料;

b)

c)

河流水系资料;

其他与再生水灌溉工程规划相关的资料。

4.3

适宜性评价

4.3.1

应依据6.4规定的监测评价方法和6.5规定的评价依据对规划区的再生水、土壤、作物和地下

水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4.3.2

4.4

评价结果出现单因子指数不小于1的区域不宜进行再生水灌溉。

灌溉分区

4.4.1

对于参评控制指标的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的区域,宜根据表1的规定进行再生水灌溉分区。

表1

再生水灌溉分区表

控制指标

类型

包气带渗透速率K(m/d)

K<0.5

a

b

c

注:a、b:满足表中相应规定的同时,尚应符合:本规范5.3的规定,土壤、作物及地下水评价未超标的区域。

c:只要一项指标满足本表的规定,或依据本规范5.3的规定,土壤、作物及地下水评价出现超标的区域。

供水能力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依据再生水供水能力、其他灌溉水源供水能力、灌溉制度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等进行水资源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