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1438-2011_谷子杂交种制种技术操作规程_河北省.docx
ICS67.060
DB13
B22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438—2011
谷子杂交种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1438—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张家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治海、杜贵、王晓明、王峰、朱志勇、赵雪冰、艾杰、宋国亮、邱凤仓、张
文英、朱学海、王德权、叶世峰、李素军、朱成平、王瑞兵。
I
DB13/T1438—2011
谷子杂交种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谷子杂交种的术语和定义、原种生产、杂交种生产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谷子杂交种“张杂谷”系列品种的种子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3/T1059杂交谷子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不育系
具有光温敏雄性不育特征且性状整齐一致的品系。在短日、高温条件雄性可育,用于繁种;
长日、低温条件雄性不育,用于杂交制种。
恢复系
4.2.2不育系、恢复系繁殖田与相邻同作物不同系的花源距离不小于500m。
4.2.3不育系繁殖田行距20cm~33cm,恢复系繁殖田行距27cm~33cm。
4.2.4在苗期、拔节后和开花前分三期将杂、病、劣株和可疑株全部拔除。花期防止人为因素将异品
1
DB13/T1438—2011
种花粉带入隔离区内。收获前全田去杂,成熟后及时收获。
5杂交种生产
5.1隔离
杂交制种田与相邻同作物不同系的花源距离不小于200m。
5.2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地块,忌重茬。
5.3播种
5.3.1播期
根据所配组合调节播期。春播区,在≥10℃积温3000℃以上地区,在5月25日~6月10日播种;
在≥10℃积温2600~3000℃地区,在5月10日~5月25日播种。夏播区在6月20~30日播种。
根据父母本从种植到开花所需时间确定父母本应同期或错期播种。父母本从种植到开花所需时间相
差1~3天应同期播种;父母本从种植到开花所需时间相差3天以上应错期播种,先播从种植到开花所
需时间长的亲本,间隔从种植到开花所需时间相差天数后再播另一个亲本。
5.3.2播量
母本用种量0.2~0.5kg/亩,父本用种量0.1~0.25kg/亩。
5.3.3播种方法
视土壤肥力决定留苗密度。父本行距33cm,株距10cm~25cm,亩留苗2400~6000株。母本
行距20cm,株距7cm~10cm,亩留苗20000~30000株。
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kg,磷酸二按25kg。当父本苗高30cm时,每
亩追施尿素10kg;父母本抽穗前,每亩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kg。
2
DB13/T1438—2011
5.7.1拔节期去杂
拔节后根据株高、叶色及分蘖能力等主要性状,将杂、劣、病株和可疑株连根拔除。
5.7.2
开花期去杂
开花前根据株型、穗型、颖色等主要性状及时拔除父、母本行中杂株。
5.7.3收获期去杂
收获前拔除母本中的杂穗。
5.7.4收购去杂
收购时去除母本中的父本穗、结实较满的母本穗和其它杂穗。
5.8
花期的预测和调节
5.8.1因为干旱或其他原因,影响父母本不能正常出苗的,可采用大、小苗同留或促控的办法,调节
花期。
5.8.2拔节后采用解剖植株的方法预测花期。
5.8.3当预测花期不遇时,采取早中耕、多中耕、偏水偏肥、根外追肥等措施,促其生长发育;或
采取深中耕断根、适当减少水肥等措施,控制其生长发育,达到母本比父本开花早1天~2天。
5.9辅助授粉
父本开花后,每天早晨当母本旗叶无露水时,将父本穗向母本穗扑打,直到父本花粉散尽。授粉期
一般为10天~15天。
适时收获。先割除父本,再收母本。母本单独运输、晾晒、脱粒、储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