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化验员微生物检测知识培训详解演示文稿.ppt

发布:2025-04-18约3.72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是用紫外灯进行的,波长为200-300nm的紫外线都有杀菌能力,其中以260nm的杀菌能力最强,它的杀菌效率与杀菌时间是成正比的,它的原理主要是抑制了DNA的复制,另一方面,由于辐射能使空所中的氧电离成【0】,再使氧气生成臭氧或使水氧化生成过氧化氢。臭氧和过氧化氢均有杀菌的作用。紫外线的穿透力不大,所以只适用于无菌室的空气及物体及物体表面的灭菌。紫外线灯距照射物不超过1.2m为宜。为了加强紫外线灭菌效果,在打开紫外灯前;可在无菌室内喷洒石炭酸溶液,一方面使空气中附着有微生物的尘埃降落,另一方面也可以杀死一部分细菌,无菌室内的桌面、凳子可用2%-3%的来苏乐擦洗,然后再打开紫外灯照射0.5-1h,即可增强杀菌效果,达到灭菌目的.第20页,共43页。任务三: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验第21页,共43页。任务分析一、检测意义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判定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二、检测方法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第22页,共43页。菌落总数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ml(或1g)被检样品中所含细胞菌落的总数,以CFU\g(ml)。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也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只包括一群在计数平板琼脂中生长发育、嗜中温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越多,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食品质量越差;菌落总数越小,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小。须配合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的检验,才能对食品做出较全面的评价。第23页,共43页。检验程序检样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10倍系列稀释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样品匀液,各取1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中加入15~20mL平板计数培养基,混匀36℃±1℃48h±2h计算各平板菌落数计算菌落总数报告第24页,共43页。培养基与试剂: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第25页,共43页。操作前,用镊子取酒精棉消毒桌子、消毒手。第26页,共43页。从培养皿筒中取出培养皿。培养皿筒取出培养皿第27页,共43页。在培养皿上编号提示:培养皿上的标记为稀释倍数。固体样品\半固体样品:稀释倍数为10-1、10-2、10-3液体样品:稀释倍数为100、10-1、10-2-1-1-2-2-3-3空白空白00-1-1-2-2空白空白第28页,共43页。固体\半固体样品称量用镊子取酒精棉擦手,点燃酒精灯;取25g(ml)样品加入225ml生理盐水中(对样品进行10倍稀释)第29页,共43页。25g+225mL生理盐水10-1-1-1-2-2-3-3空白空白10-210-3灭菌生理盐水固体\半固体样品1mL1mL1mL1mL1mL第30页,共43页。在培养皿中加入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15~20mL),轻摇培养皿,使试样与培养基混匀。提示:倒培养基时,培养皿的开口尽量要小;同时,开口对着酒精灯。提示:摇动培养皿时,切勿使培养基溅到培养皿盖上。第31页,共43页。食品化验员微生物检测知识培训详解演示文稿第1页,共43页。(优选)食品化验员微生物检测知识培训第2页,共43页。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分类非细胞型真核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如真菌、藻类细胞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第3页,共43页。微生物的主要特点“短”——个体微小:<0.1mm,需借助显微镜观察“平”——构造简单: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非细胞“快”——繁殖快速:20分钟一代,一天内1个10亿“多”——各类多样: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广”——分布广泛:土壤、空气、水和极端环境中第4页,共43页。细菌细菌的群体形态在固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菌落单个或少数的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会形成的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特征的子细胞集合。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单位:CFU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