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docx
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B-11C-12F-19Ca-40Mn-55Te-128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是家中一些物品的有效成分,其中属于电解质且同浓度溶液的碱性最强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属于电解质溶液显酸性,A不符合要求;
B.属于电解质溶液显中性,B不符合要求;
C.属于电解质溶液显碱性,由于酸性碳酸大于次氯酸,同浓度溶液碱性强于,C符合要求;
D.属于电解质溶液且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大于电离溶液显碱性,由于酸性碳酸大于次氯酸,同浓度溶液碱性弱于,D不符合要求;
故选C。
2.氢氟酸是常见的刻蚀剂,刻蚀玻璃时发生的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的电离方程式为B.的模型为
C.的电子式为D.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氟酸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氟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A错误;
B.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模型为,故B正确;
C.四氟化硅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错误;
D.为正四面体构型,Si原子半径大于F,空间填充模型为,故D正确;
故选:C。
3.下列各组数据比较中,前者等于后者两倍的是
A.键能:C=C键与C—C键
B.晶体:Si的配位数与O的配位数
C.未成对电子数:基态氧原子与基态碳原子
D.:0.2溶液与0.1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双键中含有1个键,1个π键,其键能小于单键的2倍,A不符合题意;
B.中个原子周围有个,1个原子周围有个,的配位数是的配位数的倍,B符合题意;
C.基态氧原子与基态碳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均为,C不符合题意;
D.溶液浓度不同,水解程度不同,因此浓度相差倍的溶液中浓度不是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已知:呈蓝色,呈黄色。将溶于少量水中,得到黄绿色溶液,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可使溶液变蓝色
B.中含有的键数目为
C.加水稀释时溶液变为蓝色,是因为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D.和中形成的配位键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分别为O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色,故A错误;
B.中含2个键,配位键也为键,则中含有的键数目为12NA,故B错误;
C.为纯液体,浓度恒定,故C错误;
D.中为配体,O提供孤电子对,中Cl-为配体,Cl提供孤电子对,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盐酸、溶液和可制备溶液
B.用试纸测定溶液的,证明为弱电解质
C.利用冠醚分离和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制备新制悬浊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钙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钙,溶液和反应生成CaCO3,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溶液,A正确;
B.用试纸测定溶液的,发现溶液呈酸性,说明发生了水解,证明为弱电解质,B正确;
C.冠醚是一类由若干个含氧醚环构成的环状化合物,可以通过环内的氧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复合物,空腔大小可以精确地适应特定大小的金属离子,可以利用冠醚分离和,C正确;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深蓝色的铜氨络离子[Cu(NH3)4]2+,不能达到悬浊液,D错误;
故选D。
6.磷有红磷、白磷和黑磷等多种单质,红磷、白磷的结构如图所示,二者之间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白磷)(,红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与白磷相比,红磷更稳定B.红磷和白磷中键键能相同
C.二者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红磷和白磷中的价层电子对数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白磷转化为红磷放出热量,可知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红磷更稳定,故A正确;
B.由结构可知,白磷和红磷的结构不同,P-P键键长不同,因此P-P键能不相同,故B错误;
C.白磷和红磷属于不同物质,两者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红磷和白磷中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故D正确;
故选:B。
7.马来酰亚胺(分子为平面结构)聚合制备无芳香结构的新型全彩高分子荧光材料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