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四、《设置超链接与动作按钮》教学设计.docx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四、《设置超链接与动作按钮》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设置超链接与动作按钮》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超链接和动作按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超链接和动作按钮在信息表达中的应用意识。
2.计算思维: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
3.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创新应用,提高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掌握超链接的插入方法,包括创建文本超链接和插入图片超链接。
-重点二:理解动作按钮的功能和作用,能够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动作按钮。
-重点三:学会使用超链接和动作按钮进行文档的交互设计,提升文档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超链接的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的设置,避免链接错误。
-难点二:动作按钮的设置需要学生对文档结构和动作效果有深入理解,确保操作正确。
-难点三:在多个文档或页面间创建超链接时,确保链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网络连接
-课程平台: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平台
-信息化资源:Word文档模板、超链接与动作按钮的操作视频教程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小组讨论、学生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信息技术中的一节课《设置超链接与动作按钮》。你们可能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使用过这些功能,比如在网页上点击链接跳转到其他页面,或者文档中的按钮可以执行特定操作。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有趣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二、新课讲解
1.超链接的设置
-我会先演示如何创建一个文本超链接,比如将一个单词或短语设置为链接,点击后可以跳转到指定的网页或文档。
-接下来,我会展示如何插入图片超链接,将图片链接到另一个网页或文档。
2.动作按钮的设置
-我会解释动作按钮的功能,比如点击按钮可以打开另一个文档、播放声音或运行程序。
-我会演示如何插入动作按钮,并设置按钮的动作类型和目标。
三、实践操作
1.学生分组
-我会将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例如“校园风光”、“班级活动”等,用来练习超链接和动作按钮的使用。
2.任务分配
-每个小组需要根据主题制作一个Word文档,文档中需要包含至少一个文本超链接和一个动作按钮。
-我会提供一些资源,如图片库和网页链接,供学生选择和参考。
3.学生操作
-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会强调在设置超链接时要注意路径的正确性,以及在设置动作按钮时要确保按钮的响应正确无误。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成果
-各小组完成文档制作后,我会请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和老师可以提出建议和评价。
2.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是否丰富、设计是否美观、超链接和动作按钮是否正确设置、文档的交互性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设置超链接和动作按钮。通过大家的努力,我相信每个人都掌握了这些技巧。记住,超链接和动作按钮可以让我们的文档更加生动和实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创作出更多有趣和实用的文档。
六、课后作业
1.请每位同学完成一份个人文档,在其中至少包含两个超链接和一个动作按钮。
2.明天我将收集大家的作业,并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讨论。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地插入和编辑文本超链接,包括设置链接的目标地址和打开方式。
-学生能够创建和设置图片超链接,使文档中的图片能够指向特定的网页或文档。
-学生能够插入动作按钮,并配置按钮的动作类型和目标,实现文档的交互功能。
2.知识理解:
-学生理解了超链接和动作按钮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文档中的应用价值。
-学生掌握了超链接的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的区别,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选择和使用。
-学生了解了动作按钮的不同动作类型,如打开文档、播放声音、运行程序等,并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3.创新应用: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文档制作中,如制作班级通讯、个人作品集等。
-学生在制作文档时,能够创新地使用超链接和动作按钮,提升文档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运用超链接和动作按钮进行文档的协同编辑和展示。
4.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在遇到超链接或动作按钮设置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并找到解决方案。
-学生能够根据文档的具体需求,灵活调整超链接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