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因分离定律的变式探微.pdf
【高中生物】基因分离定律的变式探微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熟悉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透
理解定律的实质、掌握适用对象和条件以及限制因素是灵活应用该规律解决一切生物问题
的基础,因此,下面就该规律适用条件及其变式作一探讨: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
(1)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基囚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
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细胞质内遗传
物质数目不稳定,遵循细能质母系遗传规律。
4.•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离规律不能直接解决,说明分离规律适用范
围的局限性。
(2)基因分离定律的限制因素
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E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
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忖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二、基因分离定律变式.
1.实验研究对象的改变:
由熟知研究豌豆实验变为研究果蝇实验,变化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各
代外在表现,内在基因组成上的认知情况,也就是对基因分离定律中基因传递实质的理解
程度。
【例1】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现有甲、乙两管果蝇,甲管中的果蝇全
部为长翅,乙管中的果蝇既有长翅,也有残翅。甲、乙两管果蝇之间具有世代联系,请你
通过一次交配实验确定甲、乙两管果蝇的关系。
(1)若用一次交配实验来鉴别甲、乙两管果蝇,的亲子关系,你随机选择甲管或乙管
中若干什么果蝇进行交配实验?
(2)怎样根据(1)题交配后代的结果,判断甲、乙两管果蝇的亲子关系?
【解析】由于甲乙两管果蝇为连续的两个世代,故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若甲
(P)f乙(F1),则甲管果蝇的基因型为Vv(长),乙管果蝇的基因型为VV、Vv(长)和残);
若乙(P)f甲(F1),则乙管果蝇的基因型为VV(长)和vv(残)且分别为不同性别,甲管果蝇
的基因型为Vv。总之,无论亲子关系如何,甲管果蝇总是Vv(杂合子)。从两种假设的结
果来,用甲管中的果蝇交配,后代的情形都是相同的,无法确定两者的亲子关系。而乙
管中的长翅果蝇在不同世代的情形卜.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和性别组成:若乙为亲本,则乙中
K翅为显性纯合子(VV)且只有一种性别;若乙为子代,则长翅个体为VV或Vv,且每种基
因型的个体都有两种性别,因此,问题可以转换为确定乙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随机选择
乙管中的长翅果蝇与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若后代出现残翅果绳,则乙管中的长翅果蝇有
Yv的个体,即乙是甲的子代;若后代全部为长翅,则乙中长翅果蝇为显性纯合子(VV),即
乙是甲的亲代。
【答案】
(1)随机选择乙管中的长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交配。
(2)若后代出现残翅果蝇,则乙管中的长翅果蝇有Vv的个体,乙是甲的子代;若后代
无残翅果蝇出现,则乙管中的长翅里果蝇为VV,乙是用的亲代。
2.分离定律适用条件的变化:
从基因分离定律适用条件的不同方面作以变式考杳如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之间的关系、
不同配子的存活率不均等、F2中不同基因型个体成活率不相同以及延伸到F3甚至Fn代遗
传规律的表达等。
2.1.不完全显性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显性基因对于隐性基因表现为完全显性,即隐性基因属于无效
基因,所以等位基因在一起时表现为显性性状。但是,当隐性基因不表现为无效基因的时
候,F2的表现型比例3:1将被修饰,对于显性基因而言,隐性基因为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