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docx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分析
嘿,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来个有趣的“追赶小明”游戏。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五章的一元一次方程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这可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内容哦!我们要通过这个游戏,把小明追上,同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数学建模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2.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严谨的推理和论证习惯。
3.增强应用意识: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4.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分享,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学情分析
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好奇心强,对新知识充满热情。在数学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基础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了解。然而,由于刚刚接触初中数学,他们对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新的数学工具可能还感到陌生和挑战。
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方程,但一元一次方程的引入要求他们对变量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理解方程的解和方程的解的意义。他们的数学符号感正在逐步形成,但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加强。
在能力方面,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抽象思维与具体实例的结合问题。他们需要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此外,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在解决方程问题时得到锻炼。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因为他们需要能够在课堂之外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
行为习惯上,学生们在课堂上通常积极参与,但对于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数学学习,他们的注意力可能会出现波动。因此,如何在课堂上维持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专注力,是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体来说,学生们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期待,但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逐步建立起对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粉笔、黑板擦。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测试。
3.信息化资源:一元一次方程相关教学视频、在线数学工具软件。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跑动计时器)、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数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公式和数字,它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追赶小明”的游戏,看看数学是如何帮我们解决问题的。
-回顾旧知: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方程吗?今天我们要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谁能告诉我,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一元一次方程是由一个未知数和它的系数、常数项组成的等式。它的形式通常是ax+b=c,其中a、b、c是已知的实数,x是未知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说明:比如,小明和小华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小明向东走,小华向西走。两小时后,小明走了8公里,小华走了5公里。问他们两人相距多少公里?这就是一个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
-互动探究: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小明向东走的速度为x公里/小时,那么小华向西走的速度就是-x公里/小时。根据题目,两小时后小明走了8公里,所以我们可以列出方程2x=8,同理小华走了5公里,可以列出方程2(-x)=5。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这个方程。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册,完成以下练习题。题目包括但不限于:
-小明和小华从同一点出发,小明向东走,小华向西走。3小时后,小明走了18公里,小华走了9公里。问他们两人相距多少公里?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2小时后行驶了多少公里?
-一个水池装满水需要12分钟,如果打开两个进水口,4分钟就能装满。如果只打开一个进水口,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装满?
-教师指导: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难题。
4.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