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救护PPT课件.ppt
女性,28岁,被人发现昏迷且休克,屋内有火炉,且发现有敌敌畏空瓶。查体:体温36℃,BP:12/8kPa,四肢厥冷、腱反射消失、心电图I°房室传导阻滞、尿糖(+)、尿蛋白(+)、血液的COHb为60%。1.对该患者,您考虑最可能的疾病诊断是什么A.急性巴比妥类中毒B.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C.急性CO中毒D.糖尿病酸中毒E.急性亚硝酸盐中毒2.诊断该病后,首要的治疗方法是A.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B.冬眠疗法C.血液透析D.能量合剂E.氧气疗法*谢谢!**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班级:11五年制专科护理学时:2学年:2014-2015学期:2课时安排:1.复习旧课10分钟2.概述10分钟3.中毒机制20分钟4.临床表现20分钟5.急救措施20分钟6.小结、检测、布置预习10分钟教法设计:讲授、讨论、提问、演示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迄今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也是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北方在内的意外生活性中毒中致死人数最多的毒物。**在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概念。*了解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以更好地理解其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结合实例(比如汽车内开着空调睡觉、煤矿瓦斯爆炸的案例)熟悉中毒的原因。*结合实例(比如冬季煤炉取暖的案例)熟悉中毒的原因。*在充分讲授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发病机理。*在充分讲授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发病机理。*高浓度的CO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离子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造成内窒息。对缺氧最敏感的脑组织和心肌首先受累,可引起细胞间水肿、血栓形成、脑缺血软化和脱髓鞘变性等。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有头痛、头昏、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皮肤典型表现呈樱桃红色。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中毒。*这时如能觉察到是煤气中毒,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很快减轻、消失。**一氧化碳中毒的典型表现:口唇呈樱桃红色后遗症:肢体瘫痪、震颤麻痹、周围神经炎、痴呆、智力障碍,甚至出现大脑皮质综合征。**小结中毒的临床表现*迟发型脑病出现的时间大部分在2周左右,所以要重点关注*重点强调HbCO的测定*拓展内容*在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首选的治疗措施是纠正缺氧*高压氧舱来“减压”每次50元,青岛兴起“钻舱热”**拓展内容*拓展内容*拓展内容*防治脑水肿是治疗的关键*强调对症治疗*让学生自己总结护理措施并加以纠正和补充脑水肿者注意观察瞳孔、呼吸、血压、脉搏,注意有无抽搐。昏迷并高热抽搐者应冬眠低温,注意保暖,防止坠伤,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肛温32℃。记出入量,注意尿量尿色,注意液体及滴速,防止脑水肿、肺水肿及电解质紊乱。密切观察肢体受压部位,防止压迫性肌坏死。观察有无神经系统和心脏并发症。**参考文献:《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许虹主编《急救护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张波主编《实用重症监护护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张伟英主编*课后小结:在课堂讲解中,重点突出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和临床表现,学生基本掌握,教学效果较好。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患者的救护*教学目标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措施。熟悉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病因和发生机制。**一、概述(一)概念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在生产和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产生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内引起中毒。一氧化碳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致使机体各组织尤其脑组织缺氧,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二)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