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黄传河-第二章数据通信与物理层.ppt
第2章数据通信根底与物理层;第2章数据通信根底与物理层;2.数字信号、模拟信号;5.带宽;9.误码率:二进位被传错的概率。;12.时域;正弦波合成;正弦波合成;15.信号强度;绝对强度——dBmV;二、数字传输、模拟传输;增大传输距离的方法;三、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2.频带传输;解释;四、传输损害〔TransmissionImpairments〕;2.延迟失真;3.噪声;调制噪声;2.2数据通信系统;模型功能;3.传输系统〔信道〕的连接方式;二、传输代码;三、数据通信速率;2.Shannon定理;数据率例子;3.数据率、带宽与信号质量;结论;4.数据率与信号能量;四、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方式问题:存在时间漂移〔计时不准〕;2.同步方式;同步位串;2.3数据调制与编码;2.非归零1码〔NRZI〕;4.伪三进制码;6.微分曼彻斯特编码;编码图例;7.B8ZS〔北美采用的远程通信编码体制〕;B8ZS与HDB3图例;9.nBmB;10.MLT-3;11.8B6T;二、数字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ASK例;2.频移键控〔FSK〕;FSK例;3.相位键控;4.相位键控+幅值键控;例;5.QAM〔正交幅度调制〕;QAM星座图(16QAM);6.性能〔调制信号的带宽〕;三、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PCM例子;2.DM〔增量调制,Delta调制〕;四、模拟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FM、PM;五、扩频通信;扩频例子;2.4多路复用技术;一、频分多路复用〔FDM〕;二、时分多路复用〔TDM〕;T2;三、统计时分多路〔STDM〕;四、波分多路复用〔WDM〕;五、码分多址多路复用〔CDMA〕;2.5数据交换;线路交换的实现方法;二、报文交换;缺点;三、包交换〔分组交换〕;实现方式;交换方式的比较;4.信元交换;2.6传输介质;1.双绞线
;④双绞线类型;(2)STP〔屏蔽式双绞线〕;2.同轴电缆;④同轴电缆分类;3.光纤;②光纤适用波长;③传输特性;光纤速率表示;4.无线电;6.卫星;7.红外线;2.7过失控制;3.CRC生成多项式;CRC实现电路;②直接除法;二、纠正错误;2.9物理层;二、物理层协议;计算机-MODEM的连接;(4)简化接口;计算机-MODEM的连接;2.RS-449;3.X.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