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蜂窝麻面防治措施.pdf

发布:2025-04-15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蜂窝麻面防治措施

表现形式:蜂窝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

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麻面是指

混凝土表面出现粗糙不平,类似于皮肤上的麻点。

(一)原因分析:

1、配合比设计不当:配合比设计不当导致砂浆量较少,

石子较多,这是产生蜂窝的一个主要原因。

2、搅拌和振捣不充分:搅拌时间不足或振捣不充分会

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导致混凝土不密实,容易产生蜂窝和

麻面。

3、模板问题:模板表面处理不当,如未清理干净或湿

润不足,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粘附模板,形成麻面。同时,模

板缝隙未堵严会导致水泥浆流失,造成蜂窝

4、混凝土下料和浇筑问题:混凝土下料高度过大或浇

筑不当会导致离析,形成蜂窝。

5、环境因素: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也会影响

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过程,从而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

(二)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配合比:确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准确,原

材料计量结果准确,以减少石子较多而砂浆量较少的情况发

生。

2、改善搅拌和振捣工艺:确保搅拌时间充足,混凝土

拌合均匀,振捣充分,以达到密实的效果。《隧道二衬混凝

土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建议,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要

少于2m,超过时应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3、模板处理: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并充分湿润,模板

缝隙用薄海绵条等材料堵塞密实,防止浆液外流。

4、优化下料和浇筑工艺:控制混凝土下料高度,分层

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5、环境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环境条件

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遮阳、保温等,以减少环境对混凝

土质量的影响。

6、质量监控和反馈: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施

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

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