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混凝土蜂窝麻面处理方案.docx

发布:2020-02-23约3.5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混凝土外观质量 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目 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砼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1 4.? 混凝土蜂窝麻面形成原因?................................ 2 4.1.? 蜂窝?............................................. 2 4.2.? 麻面?............................................. 2 4.3.? 孔洞?............................................. 3 5.? 防治措施?.............................................. 3 5.1.? 蜂窝防治?......................................... 3 5.2.? 麻面防治?......................................... 3 5.3.? 孔洞防治?......................................... 3 6.? 缺陷的修补措施?........................................ 4 7.? 修补的具体步骤?........................................ 4 8.? 修补后的检查?.......................................... 5 1.?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GB50204-2002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 为了保证工程以后的浇筑质量和混凝土外观,现确定处理方案如下。 3.?砼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一)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低于同等级的混凝土梁板,主要原因同 等级的混凝土梁板,主要原因是随意改变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搅拌 不充分均匀;振捣不均匀;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二)混凝土柱“软顶”现象,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 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浇捣速度过快,未分层排除水分, 到顶层未排除水分并二次浇捣。 (三)混凝土的蜂窝、孔洞。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正确;混凝土搅拌时间短, 未搅拌均匀,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密实;未分层浇筑,混凝土离析,模板孔 隙未堵好,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漏浆。 (四)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主要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浇筋 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湿或湿润不够;养护不好;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过早拆模, 受外力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混凝土蜂窝麻面形成原因 4.1.?蜂窝 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 窝状的窟窿。其产生原因有: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0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末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末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不。 7、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末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4.2.?麻面 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 露现象。其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末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 粘坏。 2、模板末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 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 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末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点。 4.3.?孔洞 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 局部或全部裸露。其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隹,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