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_T1134-2022_蒲公英种植技术规程_天津市.docx
ICS65.020.20
CCSB38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134—2022
蒲公英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dandelionplanting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1134—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祁欣、邓永卓、宋兆伟、吴建金、孙玉霜、张盛南、辛勍、李健、严慧丽。
I
DB12/T1134—2022
蒲公英种植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蒲公英栽培的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与贮藏。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地区蒲公英种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2021
GBT8321(所有部分)
GB15618-2018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
3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选择光照充足、耕层土壤深厚、肥沃疏松、灌排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环境应符合GB15618-2018
结合整地,每667㎡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kg~2000kg,均匀撒施,深翻25cm~30cm,整平耙细,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收载的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及其同属数种植物为
1
DB12/T1134—2022
5.2播期
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春季播种应覆地膜,夏季播种应适当遮阴。
5.3播种方式
播种宜在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进行。667㎡用种量0.5kg~1.0kg。宜采用条播方式,在畦内按行
距30cm开1cm深的播种沟,将种子与5倍左右的细沙混匀播入沟内,覆土1cm使种子不外露为宜,播后
压实。
6田间管理
6.1间苗定苗
播种后10d~15d出苗,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1次间苗,株距5cm,间去弱小苗,留壮苗。经20d~
30d生长后定苗,株距保持在10cm。
6.2
中耕除草
齐苗后进行第1次浅锄,以后每10d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封垄后可人工
拔草。
6.3
施肥灌水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切忌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齐苗后适当控制水分,雨季注意及时
为确保商品品质,整个生长期间一般不追施速效肥料,如表现缺肥现象,可结合中耕追施氮磷钾复
合肥料每亩(N:P?O?:K?O=15:15:15)10kg~15kg。植株封垄后,用生物发酵菌液150倍液与0.3%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交替喷施。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2010的规定。
7
7.1
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化
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
7.2
为叶部病害,应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发病
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倍~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傍晚喷洒,隔7d~10d左右1次,
连喷2次~3次。收获后,病残体要集中深埋或烧毁。
2
DB12/T1134—2022
为根部病害,发现病株及时拔除,远离种植田深埋或销毁,减少传染源,并将生石灰撒在病穴内杀
菌消毒;发病后,可用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300倍~400倍液喷施植株的根茎部,间隔3d喷施1次,连
续3次,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
7.2.3
蚜虫
为害虫,有翅蚜初发期,可在田间张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悬挂高度应高于植株叶片15cm,每667
㎡30张~40张。
无翅蚜发生初期,用0.3%苦参碱乳剂800倍~1000倍液,或天然除虫菊素2000倍液或50%吡蚜酮可
湿性粉剂2000倍~3000倍液,或10%烟碱乳油杀虫剂500倍~1000倍液进行喷洒。
8
采收加工与贮藏
以药用种植为目的,一般种植后翌年收获,春至秋季花初开时收获,采挖带根全草,除去杂质泥土,
洗净,晒干,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贮藏期间注意防潮、防虫蛀。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版(一部)蒲公英项下要求。
作为蔬菜种植,不收全株,叶片长到10cm~15cm以上时即可收获地上部叶片,1年可收获4茬~5
茬,采用小拱棚种植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