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八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ppt
◆所以:hN2=VA/VP×100%=[2VF2-(VB1+VB2)]/VF2×100%(三)狭义遗传率的估算hN2=VA/VP×100%=VA/[(VA+VD+VI)+VE]×100%遗传率的估算实例VE=(VP1+VP2)/2=10.68hB2=73.5%VE=VF1=5.24hB2=87.0%VE=(VP1+VP2+VF1)/3=8.87hB2=78.0%VE=(VP1+2VF1+VP2)/4=7.96hB2=80.3%hN2=[2×40.35-(17.35+34.29)]/40.35×100%=72.0%小麦抽穗期的hN2=72%,两亲本的平均表型方差为10.68,F2表型方差为40.35。求:VEVAVDhB2VE=VF1=1/2(VP1+VP2)=10.68/2=5.34VF2=VP=VG+VEVAhN2=VP小麦抽穗期的hN2=72%,两亲本的平均表型方差为10.68,F2表型方差为40.35。求:VEVAVDhB2VE=VF1=1/2(VP1+VP2)=10.68/2=5.34VF2=VP=VG+VEVG=VA+VDVAhN2=×100%=86.76VPVAhN2=VPVA=VP*72%=40.53*0.72=29.0340.35=VG+5.34VG=35.01VD=VG-VA(二)VF2=VG+VE=VA+VD+VE=VA+VD+VI+VEVB1+VB2=VA+2VD+2VEVA=2VF2-(VB1+VB2)(三)F3和F4(四)回交世代VF3=(3/4)VA+(3/16)VD+VEVF4=(7/8)VA+(7/64)VD+VE遗传率估算的实际操作程序◆第一年:(P1×P2)?F1◆第二年:(F1×P1)?B1 (F1×P2)?B2 F1 ?F2◆第三年:将世代作为处理因素,设计试验,并考察各世代性状表现。◆种植F2与F1(或3个不分离世代),可估计广义遗传率;◆同时种植B1、B2、F2,可估算狭义遗传率。三、遗传率的应用◆如前所述,遗传率可作为杂种后代性状选择指标的指标,其高低反映: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选择结果的可靠性、育种选择的效率;(1)不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的遗传率比较高,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则较低;(2)变异系数小的性状遗传率高,变异系数大的则较低;(3)质量性状一般比数量性状有较高的遗传率;(4)性状差距大的两个亲本的杂种后代,一般表现较高的遗传率;(5)遗传率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值,对自花授粉植物来说,它因杂种世代推移而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如前所述,遗传率可作为杂种后代性状选择指标的指标,其高低反映: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选择结果的可靠性、育种选择的效率;◆通常认为遗传率:50%?高;=20~50%?中;20%?低◆一般来说,狭义遗传率较高的性状,在杂种的早期世代选择,收效比较显著;而狭义遗传率较低的性状,则要在杂种后期世代选择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相关选择:对遗传率比较低的性状可以利用与之相关程度高(相关系数高)且遗传率较高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标记辅助选择(MAS)数量性状是由众多基因控制的。可以估算数量性状的基因位点数目、位置和遗传效应-QTL定位。估算!理论和经验基因、序列特征:PCR序列ssr、AFLP一个RAPD位点,代表一个点,但可能是10cM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