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工具教案课件.ppt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按期限长短可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根据担保情况可分为信用债券和担保债券根据是否可提前赎回分为可提前赎回债券和不可提前赎回债券根据发行人是否给与投资者选择权分为附有选择权债券和不附有选择权债券3.2.3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按股东享有的权益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按投资主体的性质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按股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分为A股、B股、H股、N股、S股等返回第四节金融资产4.1定义金融资产是对财产或所得具有索取权的、代表一定价值的、与金融负债对应的资产包括现金、存款、贷款、股票、保险单、外汇、应收帐款等4.2金融资产与证券、金融工具的比较证券与金融资产——狭义证券(有价证券)只是金融资产的一部分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并非所有金融工具都是金融资产(如期货和期权);并非所有金融资产都能充当金融工具货币与金融资产——货币属于金融资产,使金融资产中流动性最高的资产返回本章小结1.信用是个历史经济范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从生活消费逐渐应用到生产活动。2.信用的本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信用关系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3.信用的形式可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两种信用形式。4.金融工具具有偿还性、流动性和风险性特征。5.传统的信用工具主要有本票、汇票、支票、信用证、信用卡、债券、股票等。返回2010?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10授课老师:刘旸金融学概论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工具本章基本信息介绍教学内容本章小结本章基本信息介绍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信用及其特征;掌握信用工具的含义和主要信用工具的构成要素,了解不同的商业信用工具的区别和不同的银行信用工具的区别。本章重点:各种信用形式及特点;金融资产的区别与联系学时:本章学时为4学时。返回教学内容第一节信用概述第二节信用形式第三节金融工具第四节金融资产返回开篇案例:汽车消费信贷模式汽车信贷消费在中国是从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采取拉动内需政策才大力开展的。目前,中国汽车信贷消费只占贷款规模的1%,汽车消费中只有10%是通过分期付款形式销售的。说明我国汽车信贷消费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银行为主体的直客模式以经销商为主体的间客模式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间客模式第一节信用概述1.1信用的含义道德范畴——诚信,即通过诚实履行自己的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经济范畴——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债权债务关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即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把商品和货币让渡给需要者(即借者)并约定一定时间由借者还本付息的行为。影响信用的因素从受信人角度看,有两个因素对信用有影响:履约能力——经济上履约意愿——道德上1.2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受限——赊销出现赊销意味着卖方对买方未来付款承诺的信任以及商品的让渡和价值实现发生时间上的分离。这样买卖双方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信用交易就是区别于实物交易和现金交易的一种交易形式。返回第二节信用形式2.1商业信用是在企业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特点:贷出的是商品;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供求与经济的景气状态一致局限性:授信规模上受企业资本量限制、授信方向上只能是卖者提供给买者、管理和调节上易产生三角债问题2.2银行信用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或动提供的信用。特点:以货币形式提供;一种中介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同时,银行利用其业务,将商业信用纳入银行信用轨道,实现对其引导和控制作用2.3国家信用以国家为债务人,从社会上筹措资金来解决财政需要的一种信用形式。作用: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失衡弥补财政赤字为国家筹措建设资金调节货币供应量2.4消费信用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包括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作用:促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消费者当前的物质文化水平返回第三节金融工具3.1金融工具概述金融工具,指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债务双方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其特征如下:偿还性:特例——股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