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复旦大学概况(2022方案)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5-04-14约1.01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概况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成为国立复旦大学;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学校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6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4家筹建),设有本科专业8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27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14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学校有在校普通本、专科生约1.4万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00余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8人,国家各类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01人次。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明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入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开启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建设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