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知识及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
传染病知识及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
1.传染病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
3.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首诊医生为责任报告人。
5.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7.一个病人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填报报告卡。
8.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有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9.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10.肺结核病分类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肺外结核。
二、单选题
1.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艾滋病
B.病毒性肝炎
C.霍乱
D.狂犬病
答案:C
2.传染病报告卡上的病例分类不包括以下哪种()
A.临床诊断病例
B.确诊病例
C.可能病例
D.疑似病例
答案:C
3.发现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A.6
B.12
C.24
D.48
答案:C
4.医疗机构在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病人应依法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预防措施
B.进行医学观察
C.予以隔离治疗
D.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答案:C
5.流行性感冒属于()类传染病。
A.甲
B.乙
C.丙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6.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的时限为()
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答案:B
7.以下哪种传染病不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
A.麻疹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感冒
答案:C
8.传染病报告卡中,“病例属于”用于明确病例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个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分为()类。
A.3
B.4
C.5
D.6
答案:B
9.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新生儿应该填写()
A.出生日期
B.月龄
C.日龄
D.以上都可以
答案:C
10.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
A.予以隔离治疗
B.进行医学观察
C.进行消毒处理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1.以下哪种疾病不需要分急性和慢性填报()
A.乙肝
B.丙肝
C.艾滋病
D.血吸虫病
答案:C
12.传染病报告卡上的现住址是指()
A.病人户籍所在地址
B.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
C.病人就诊医院所在地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13.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正确的是()
A.使用单层专用包装袋,及时密封
B.置于专用容器内,及时密封
C.使用双层专用包装物,及时密封
D.装于黄色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答案:C
14.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性传播
答案:B
15.下列哪项不属于丙类传染病()
A.流行性腮腺炎
B.风疹
C.梅毒
D.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答案:C
三、多选题
1.以下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
A.艾滋病
B.伤寒和副伤寒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猩红热
答案:ABCD
2.传染病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A.常规疫情报告
B.传染病暴发、流行报告
C.传染病预警信息报告
D.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报告
答案:ABCD
3.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答案:ABCD